“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勾兌”一詞在白酒行業是指工藝,但是在外人眼中“勾兌”就是指酒精酒。大家之所以把“勾兌”和“酒精酒”聯繫起來和媒體有著很大的關係。

媒體每次報道假酒新聞,“勾兌”一詞一定會出現,時間一長大家就認為“勾兌”就是指“酒精酒”。

今天酒姐詳細的給大家分享一下何為“勾兌”,以及“勾兌”和酒精酒有何關係;一是讓大家更加清楚,二是為白酒行業正個名。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一、何為“勾兌”?

勾兌是白酒生產工藝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能穩定酒質、提高白酒比率。所謂“勾兌”就是把不同酒質的酒,按照一定的比列兌加在一起;從而讓酒液中的各個酒分子重新進行排列和締合,最終達到酒味協調平衡、形成獨特的風格特點。

這個就像大家燉湯一樣,需要放入各種材料燉出來的湯才好喝。燉湯考驗廚藝,勾兌酒則考驗酒師對酒的把握。

釀出來的酒都要由酒師進行勾兌: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二、勾兌的基礎在於蒸餾

中國的酒是蒸餾酒,所謂蒸餾酒也就是利用加熱、汽化、冷凝、冷卻等方法,將母糟中的乙醇(酒精)和香味成分提取出來。說簡單點就是把糧食轉化為酒。

但是在蒸餾的過程中,酒精的濃度會逐漸變化,香味、微量物質等等也會產生變化。所以在取酒時就要分階段取酒,一般來說中間蒸餾出來的酒是最好的,最開始和最後蒸餾出來的酒要差些。

酒取出來後也會分等級、分品質進行存放,方便後期勾兌。

取酒: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分等級、分品質進行存放: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三、勾兌的必要性

酒廠會有很多窖,每個窖釀出來的酒會有一定的區別。另外,不同季節、不同輪次的酒也會有所區別。

所以釀出來的酒需要讓酒師進行品鑑、檢驗,然後把同等級、同品質的酒分別進行存放。這種酒是不能直接出場售賣的,因為口感過於單一、香氣也雜,酒質不穩定。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為了達到酒味協調平衡,達到產品的各種香味微量成分和它們之間適宜的比例,所以酒師需要把不同酒質的酒,按照一定的比列兌加在一起。

舉個例子:釀出來的酒因為其發酵所用的窖池不一樣、蒸餾時輪次不一樣、存儲環境不一樣等等,所以同樣一批酒會有一定的區別。那為什麼每一瓶茅臺酒的香氣、口感都一樣?

因為茅臺酒的後期勾兌是有統一的標準的,使用哪個輪次的酒,比例是多少等等,都是有統一標準的。所以一瓶酒的品質才能做到始終如一。

你不想喝這瓶茅臺是一個味、喝另一瓶茅臺又是一個味嘛!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四、醬香酒勾兌

我自己從事醬香酒勾兌工作快二十年了,對醬香酒的勾兌比較熟悉,這裡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醬香酒是如何進行勾兌的。

醬香酒工藝比較複雜,剛釀製出來的酒在香氣、口感方面也是非常複雜的。所以新釀出來的醬香酒需要存放一年,然後由酒師進行勾兌。

勾兌時是把各輪次的醬香、窖底香、醇甜、混合四大類型的單型酒,按適當比例摻合在一起,使它們各微量成分從中得到補充、抵消、轉換、平衡、協調,從而形成“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五、“勾兌酒”不是“酒精酒”

大家看了上面的內容,知道了“勾兌”並不是什麼造假手段,而是白酒生產工藝中的其中一個工藝。

大家常說的酒精酒是指一些不法分子以食用酒精為原料,然後加水、加各種香料、食品添加劑弄出來的酒。

而很多媒體在報道假酒新聞時因為不懂,所以就說假酒是勾兌酒。時間一長大家就會認為勾兌是作假手段,勾兌酒是酒精酒。


“勾兌酒”不是“酒精酒”,別聽不懂的人胡說



總結:白酒的“勾兌”工藝,其實就是一個取長補短的過程。說簡單點就是把不同輪次、不同品質的酒,通過品評、化驗;最後按照一定的比列進行勾調,從而達到企業生產的質量標準。

所以以後不要再說“勾兌酒”是“酒精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