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年,P2P公司不斷暴雷查封,卻為何還有那麼多公司存在?

P2P又稱網絡借貸平臺,是與網絡借貸相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網站。

P2P起源於2005年的英國。在我國流行於市場上時間是2015年,至今已經是第4年了。

P2P在我國發展史與英國相比,相差很遠。但論發展的速度,發展的規模,可以甩英國好幾條街。當然弊端的也是非常大的。

從2016年的P2P平臺開始暴雷,老闆卷錢跑路,國家介入,大力整頓平臺。但P2P平臺還是像雨後春筍那樣瘋狂般的生長。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P2P理財公司這麼猖獗?想開張,註冊個公司就能源源不斷吸納資金,撐不住要跑路時,就轉移資產、逃到國外或者投案自首。可以從以下3點來分析。

短短3年,P2P公司不斷暴雷查封,卻為何還有那麼多公司存在?

1、市場監管不到位,政府把控不過關

創辦公司首先要去通過工商管理註冊,辦理營業執照,後期還要進行年審。如果一個P2P公司有金融許可證,也就具有融資資質,對金融普查自然無所畏懼。

國家每年有兩次金融大普查,年頭一次,年尾一次。仍舊有眾多打擦邊球的P2P公司成為漏網之魚,融資額高達上百億,紅紅火火經營五六年都沒事。

這兩年很多具備金融資質的公司都入不敷出最後跑路了,更何況不具備金融資質的呢。

對於那些打擦邊球的,相關部門應該把他們扼殺在搖籃裡,封印在源頭中,而不是雪球越滾越大,成長為妖魔,再來個雪崩。千千萬萬的家庭是承受不了的這樣的雪崩.

短短3年,P2P公司不斷暴雷查封,卻為何還有那麼多公司存在?

2、投資的貪戀

投資者大多數都是一時貪戀起,經不住高收益的誘惑。去P2P公司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人到了這年齡,財富積累達到了一定會程度,兒女成家獨立,父母大得多都已不在,幾乎沒有物質壓力。

有的老人每月退休金達到一萬多,還有兩三套房,生活品質很好,正常來講銀行隨便存存就花不完的錢。但他們卻熱衷於高點,通常追求百分之五六十的點,不管這個公司是否合規合法、都是先投進去再說。

按照這些投資用戶的心理來說,早進去早出來,我肯定不是接盤俠。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非法P2P公司能經營的下去,只要它給足夠點數,就有人敢當這些勇夫。

短短3年,P2P公司不斷暴雷查封,卻為何還有那麼多公司存在?

3、求職者急於求成的心理

許多P2P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不會一開始就對你說他們是做集資的,要你完成多少任務,這樣會把員工一下子嚇跑的。他們會讓你慢慢適應,進而相信,從內心接受。

做理財銷售的一般都是年輕人,能說會道,朝氣蓬勃,最重要的是年輕人給於賺錢,只要業績好,提成特別高,一個月下來幾萬塊不成問題。特別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嚐到甜頭後,一心只想好好做業績,不會在去細想公司安全與否,自己是否對客戶負責。

同時,奉勸大家找工作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只看報酬不顧後果,不是什麼錢都能掙的。畢竟我們都是有父母家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