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帝國”倒下的思考:到底啥是「免疫力」?

“保健品帝國”倒下的思考:到底啥是「免疫力」?

新年伊始,QJ被查,百億虛假保健品鑄就的商業帝國就此傾塌,讓人們唏噓不已。生活中很多保健品都宣稱可以提高免疫力,而渴望健康的生病的患者和想延年益壽的老年人,也願意相信“保健品”神奇的力量,還有就是生活中很多人會把經常感冒、生病,歸結為免疫力低下,據說:免疫力要是提高了,身體就好,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也比較容易恢復……那麼免疫力到底是什麼呢,老年人的免疫力會不會隨著衰老也會下降?我們人體的“免疫力”是否應該被提高呢?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免疫力的話題。

“保健品帝國”倒下的思考:到底啥是「免疫力」?

認識人體的免疫系統

1.“免疫力”是什麼?

說句實話,“免疫力”這個詞的說法,本身就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所謂“免疫力”的強弱,更科學的理解是免疫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但是隨著被提及的多了,大家好像已經普遍接受了這個叫法,說以後面重點講講有關免疫力的相關問題都是圍繞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而展開的。

2.什麼是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具有免疫監視、防禦、調控的作用。免疫系統具有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與機體其他系統相互協調.共同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

免疫系統就如同一個國家的防禦系統,主要負責保衛我們人體的健康,它可以防禦感染、監測和殺滅外界的病原體,或自身的病變細胞(比如惡性腫瘤細胞)。和國家的防禦系統一樣,免疫系統也由專門的“軍事機構”(比如說:免疫器官,骨髓、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小腸集合淋巴結、闌尾、胸腺等))、還有不同類型的“作戰部隊”(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因為血小板裡有IgG)等))、獨特的“軍事武器”(免疫分子(抗體、溶菌酶、補體、免疫球蛋白、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以及天然的“邊防障礙”(皮膚、黏膜)等組成。

“保健品帝國”倒下的思考:到底啥是「免疫力」?

3.免疫系統的分類?

如果說的具體一點,人體的免疫系統又可分為固有免疫(又稱非特異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特異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指從出生就存在的,與生俱來的的免疫防禦能力,主要包括人體天然的一些防禦屏障,比如:皮膚、胃腸道及呼吸道黏膜等;還有就是很多免疫細胞,比如: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自然殺傷T細胞、樹突狀細胞及補體蛋白等。(皮膚、黏膜屏障作為人體的第一道屏障,可以第一時間阻擋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巨噬細胞等細胞則可以包裹、吞噬突破了第一道屏障而進入人體的病原微生物,釋放消化酶來殺死它們,將這些“壞分子”對人體的影響儘量降低。)

適應性免疫是由於抗原暴露而產生並隨後在人體一生中都存在的精確化免疫應答。也就是說,人體的免疫系統在受到外界入侵後,在與病原體(或者稱之為抗原)的搏鬥中,最後如果勝利了,會總結出一系列的應對辦法,比如產生特異的保護性抗體,下次如果還是這種病原體入侵,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快速的出擊,可以有效、快速的殺滅病原體,絕對不留活口。

目前我們生活中用來預防疾病的疫苗,其實利用的就是這個科學原理。大多數的疫苗中的有效成分就是一些非致病狀態的抗原,將它們注射入人體之後,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對特殊的抗原進行識別,進而產生特異性的保護抗體,在自然暴露於病原體時能產生更快、更有效的再次免疫應答,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疫苗接種是免疫學對疾病預防所作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保健品帝國”倒下的思考:到底啥是「免疫力」?

4.人是怎樣具有免疫力的?

A被動免疫

被動體液免疫指的是從外源獲得現成的抗體,比如嬰兒:人類在妊娠過程中,母體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經胎盤輸送至胎兒,使得胎兒天然獲得被動免疫。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無法通過胎盤,因此,新生兒循環中只有少量的這些同型抗體。

出生後,新生兒通過初乳和母乳繼續被動獲得IgA,其能夠在腸道中提供局部保護。還有,母乳中的母體IgG可以通過新生兒Fc受體(FcRn)的腸內經上皮Ig轉運,能夠到達新生兒的血液循環,從而發揮作用。

在出生後的頭幾年,嬰兒會形成對大多數抗原刺激應答的能力。

B主動免疫(是免疫系統接觸抗原時產生的應答。在自然感染的過程中,或是故意性給予抗原(疫苗接種)後,都有可能發生主動免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