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ACAC

6—10 BABDA

11—15 DCDAB

16—20 BCBCD

21.

(1)学者1:儒家观点,理由:提倡仁政;学者2:墨家观点,理由: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学者3:法家观点,理由:主张法治;学者4:道家观点,理由:主张顺其自然。

(2) 儒家;坚持“以德治国”。意义:略。(言之有理即正确)

22.

(1)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一改秦国以往弱小、落后的境况,使秦国强盛起来,改变了诸侯力量对比,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改革遭到了旧贵族的反对和忌恨,商鞅本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改革顺应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潮流,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23.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牛耕方式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并田制、分封制逐步瓦解、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出现且势力不断增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战争、兼并战争连连;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突出;大批有识之士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2)商鞅;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法家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3)儒家;道家。

(4)“百家争鸣”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推动政治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