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這麼多年,剛知道洗手是這樣洗的

●什麼是正確的洗手方法?

  (一)溼: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溼。

  (二)搓:擦上肥皂和水搓揉起泡約二十秒。

  (三)衝:將雙手沖洗乾淨。

  (四)捧: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關閉水龍頭。

  (五)擦:用擦手紙將手擦乾。

活了這麼多年,剛知道洗手是這樣洗的

●腸病毒防治諮詢問答篇

  臺灣地區腸病毒流行主要在夏、秋二季,五至六月為流行高峰期。腸病毒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傳染,尤其人群密集處易造成流行;為保護學童的健康,,請大家一起努力防止腸病毒流行!

一、那些人是高危險群?

答:多發生於十歲以下之小孩,三歲以下小朋友特別容易受到感染,要小心防範。孕婦需避免感染,以預防傳染給新生兒。

活了這麼多年,剛知道洗手是這樣洗的

二、如何預防感染腸病毒?

答:(一)增強個人免疫力:注意均衡飲食、營養及運動、並多喝水。

  (二)加強個人衛生:指甲要減短,進食前及便後要正確洗手。大人回家一定要先洗手、更衣再抱小孩。

  (三)注意環境衛生:加強居家環境清潔及通風。

  (四)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出入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罹病學童最好請假不要上課,避免傳染他人。

  (五)如有發燒、口腔長水泡、皮膚髮疹等症狀應就醫治療。

活了這麼多年,剛知道洗手是這樣洗的

三、如何知道可能得到腸病毒?

答:大多數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輕微而未就醫即痊癒。典型症狀為發燒,手掌、腳掌出現紅疹、水泡,口腔潰瘍等症狀。

四、感染多久之後會好?後遺症有那些?

答:(一)感染後應至合格醫師處就診,一般病程為七至十天。腸病毒感染後,免疫力可持續一段時間;對於不同型之腸病毒,多數亦有短期之交叉免疫。

  (二)極少數個案可能會有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麻痺等併發症。

五、腸病毒病患應注意的事項?

答:(一)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呼吸急促、持續或反覆高燒、抽搐、肢體麻痺等症狀,或有任何疑義,請儘速就醫。

  (二)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洩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立即洗手。

  (三)多補充水分,多休息,儘量勿到公共場所。

  (四)對家中第二個病患要特別小心,其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病情可能較嚴重。

  (五)避免與孕婦、新生兒及小孩接觸,學童應儘量請假在家休息,以免傳染給同學。

活了這麼多年,剛知道洗手是這樣洗的

六、多久之後才沒有傳染力?

答:腸病毒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咽喉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腸病毒可持續存在於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三至四周,存在病人的糞便持續六至八週之久。

七、學校在腸病毒防治應加強重點?

答:(一)注意環境通風及清潔。

  (二)注意餐飲衛生。

  (三)加強洗手衛生教育。

  (四)提供足夠洗手設備及擦手紙。

  (五)注意活動作息之衛生規範。

  (六)注意病童處理及通報。

●預防腸病毒最佳守則

一、大人常洗手幼兒保康。兄姐常洗手,弟妹跟腸病毒Say bye-bye!

二、全民正確洗手—溼、搓、衝、捧、擦,共同拒絕腸病毒流行。

三、腸病毒會透過接觸傳染,請大人回家先洗手及更衣再親近小孩。

四、預防腸病毒,請勿帶幼童到人多擁擠場所,並保持空間空氣流通。

五、預防腸病毒,指甲要剪短,進食前、如廁後,大家勤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