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總經理、總裁、CEO有什麼不同?這篇文章很好的幫您解答

溫馨提示: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免費獲取本頭條號分享的股權及管理知識啦。更多幹貨,值得擁有!

A:如果你要創業,過一把當老闆的癮,你是想當董事長、總經理、總裁還是CEO呢?

B:這個答不上來,反正都聽上去很牛很厲害的角色!

A:那我就來整理一下這幾個職位的區別與聯繫。

董事長、總經理、總裁、CEO有什麼不同呢?

董事長:是公司或機構的最高管理者,是企業所有權的代表,是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CEO的權利。一般來說,要麼是企業最大的股東,要麼是企業的老闆。董事長負責重要事務的決策,一般不負責具體業務。

CEO:對董事會負責,往往也是董事會的成員,在公司或組織內部擁有最終的執行權力,是打工者的最高檔別,一般也被稱為“打工皇帝”。

總經理:

是公司的業務執行的最高負責人。但實際上,總經理所在的層級,還是會因公司的規模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中小企業,總經理通常就是整個組織裡職務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若是在大型企業,總經理通常是旗下某個事業體或分支機構的最高負責人。

總裁:也是一種高檔的打工者形態,僅次於CEO,一般是董事長錄用來幫CEO辦理公司詳細事務的。小企業的總裁會由CEO兼任或空缺著,有的大公司需要延聘多個副總裁。

董事長、總經理、總裁、CEO有什麼不同?這篇文章很好的幫您解答

按撲克牌的大小來講,董事長是大王,董事是小王,CEO是黑桃2,總裁是梅花2。

當然,這些職位的設置是靈活的,你完全可以在工商登記時隨便用一個人的名字登記成總經理,而在實際經營中,把他的法定權力分給好幾個人,然後取各種五花八門的名字;你還可以打"組合拳",像什麼董事長兼CEO,副董事長兼CEO,執行董事兼CEO,董事兼總裁等。

董事長、總經理、總裁、CEO有什麼不同?這篇文章很好的幫您解答

A:可我見過許多企業的高層設定和你說的不一樣啊。

B: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企業確實有差異。

如果是小成本經營,不想浪費成本和精力,就不必設全四個職位,哪怕沒有董事會,沒有CEO都是可以的。

不同性質的企業,可以參照《中國公司法》的規定設立高層架構:

合夥企業:合夥企業包括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兩者都沒有董事長、總經理、股東會這些說法。

普通合夥企業至少2名合夥人,所有合夥人的權力相同。

有限合夥企業合夥人數2-50人,至少應當有一個普通合夥人,也至少應該有一個有限合夥人,普通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權力比有限合夥人大,普通合夥人即該企業老闆。

至於怎麼稱呼這個老闆,就看你們高興了。

有限責任公司VS股份有限公司

1、董事會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董事會,也可以不設立董事會,但必須設立一名執行董事;

如果設董事會,其成員一般為3-13人,需選出一位董事長,可以設副董事長若干,也可以不設,董事會里無需再設立執行董事。

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設董事會,其成員為5-19人,需選出一位董事長,可以設副董事長若干,也可以不設。

注:董事會所有董事都可以在公司任其他職位。

2、總經理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經理,董事會成員或執行董事可兼任經理。也可以不設經理,一般稍微大點的公司都會設經理,即使不設立,實際上執行董事也幹著經理的活。

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要設經理,董事會任一董事可兼任經理。

3、監事會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3人,也可以不設監事會,但要設1-2名監事。

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3人。

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都不得兼任監事,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

可以按照中國古代的皇權來類比:股東會相當於皇上,董事會相當於宰相,監事會相當於東廠、錦衣衛。

上市公司

對於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上關於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監事會的規定對上市公司同樣有效,只是:

上市公司必須設立獨立董事,即不在該公司擔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任何職務。

上市公司必須設董事會秘書,負責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的籌備、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東資料的管理,辦理信息披露事務等事宜。

華一世紀《公司控制權與股權激勵》總裁班 全國開課,幫您解決企業人才、資金、資源、股權等問題,幫助企業突破瓶頸,提升業績,如需瞭解詳情或報名私信回覆“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