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隆冬时节,河西区文化演出、群众文化活动持续火热进行中,岁末的高端演出又掀起了一场场狂欢……一年365天,河西百姓尽情享受着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让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2018年,河西区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文化365·快乐在河西”为主题,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扶持多层次多门类多风格文艺创作,不断推出贴民心接地气的文艺精品,西岸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在即将走进2019年的时刻,回首2018年,不论是高雅演出还是社团文化,不论是“非遗”展演还是读书活动,都在过去的这段时光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传统

文化

让文化自信更有基础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上周,2018“西岸”全国剪纸艺术展开展,本届剪纸艺术展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收集了26个省份,共1053幅(组)作品,最终515幅(组)作品集中进行专题展示。此次专门设立了“剪纸衍生品作品展”,展示了近百种剪纸衍生品,使剪纸艺术真正融入到现代生活。

河西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举办特色活动。今年,河西区文化局联合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河北省廊坊市文广新局共同举办京津冀“非遗”展演展示,一批食品类“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在欣赏“非遗”演出的同时,市民品尝传统美食,体会到“非遗”的魅力。

2018年,河西区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举办“西岸杯”天津市首届楹联书法展,通过书法的形式,反映时代的巨大变化,讴歌人民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一批书法名家参与其中,这一楹联书法艺术形式更好地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精彩

赛事

大众参与更踊跃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2018年,在丰富的艺术演出活动中,群众文化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受欢迎程度,占据一席之地。

河西区“西岸”第13届社区擂台赛从5月开擂到8月收官,曲艺、朗诵、声乐和舞蹈四个艺术门类的赛事,吸引了300多名社区文艺爱好者踊跃参加。本届参赛作品多为反映新时代和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新作品,群众参与度更为广泛。

和社区擂台赛有着同样影响力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才艺大赛。该项赛事自2014年创建以来,得到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响应,丰富了外来务工人员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展示艺术才华的盛会。本次才艺大赛从8月24日正式启动,报名、海选,比赛设置了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朗诵、戏曲、曲艺等多个艺术门类,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经过两个月的角逐,大赛评选出了10名“才艺之星”和10名“才艺达人”。

文艺

演出

高雅艺术更亲民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2018年,河西区文化演出活动持续火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让高雅艺术真正走进河西百姓的生活。

5月,“奋进新时代,再创新辉煌──河西区贯彻十九大精神暨反腐倡廉专场演出”中,天津歌舞剧院、河北梆子剧院、天津交响乐团、天津青年京剧团等专业院团纷纷参与,舞蹈、歌曲、相声、小品、朗诵、河北梆子、京剧等多种形式轮番登台,一些原创作品首次为观众呈现,更有陈春、孟广禄等多位名家助阵。

每年盛夏,是河西区文化舞台最绚丽的时段。7月17日,林兆华导演的话剧《老舍五则》在天津大剧院上演,随之,“西岸·城市舞台戏剧展" 拉开大幕。在40天的时间里,20场演出、8场艺术讲座次第登场,面向群众发放惠民观演卡2000张,受益群众达6000人次。戏剧展名家云集,名作纷呈,亮点频现;同步展开的艺术普及活动以及专业人士的现场讲解,让市民对高雅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样是在7月,一年一度的西岸广场演出季开启大幕。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一系列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惠民演出专场,在夏日的周末亮相河西区文化中心前广场,专业院团的专业演员加盟其中,与群众文化演出相映成趣,让家门口的演出同样精彩好看。

年末将至,河西区高雅演出再掀高潮。为了进一步拓展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西岸”邀市民一起,在天津大剧院五大高端演出的陪伴下一起跨年狂欢。其中,风靡全球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将在12月29日-31日上演;12月31日,维也纳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将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书展

书香

阅读让市民更有文化获得感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在河西区,与书相关的西岸品牌活动早已浸润了读者的心田。

一年一度的西岸书展成为爱书人共享的美好时光。为期5天的2018西岸春季书展共吸引读者6万余人次,销售码洋920余万元。其中,当当网线上展场销售300余万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出版物展示展销备受欢迎。本届书展共举办阅读活动、读书讲座、新书发布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26场,比上届增长了约107%。

在河西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以图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常年不断。西岸中小学生藏书票活动今年成功举办第七届,小小一枚藏书票,带给孩子们的是对图书的热爱、眼界的开阔、伙伴间交流的快乐。“书香西岸 文化河西”每月通过不同的主题,带领读者走进阅读活动,走进书的海洋,倡导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

交流

互动

区域间互学互鉴更深入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2018年,河西区担任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轮值主席,组织了系列活动,以文化服务的协作联动带动经济和社会的交流合作,推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增强区域间文化服务的互动与互补。

作为轮值主席,河西区组织召开了2018“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工作会议,举办了“唱响京津冀 放歌新时代”──“西岸之声”合唱艺术展演活动,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鱼龙百戏》“京津冀传统艺术人才计划”中心实践基地,与石景山区文化委、张家口市文广新局共同举办了“改革成就未来,诵读放飞梦想”──书香京津冀三地诵读大赛活动,参加了张家口市主办的迎新春“京津冀”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召开了“新时代新阅读新未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主题论坛,举办了“青春梦飞扬”──京津冀相声专场演出;参加了廊坊市举办的京津冀公共文化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活动。

在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河西区文化系统走进草原送文化,区文化馆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文化馆缔结友好馆,增进馆际间友好往来,增进两地人民感情。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始于2011年,由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主要目的是推动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援助和帮扶机制。2018年“春雨工程”天津河西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石河子市,为当地观众带去了一道独具天津地域特色的文化大餐。通过演出活动,不仅丰富和活跃了石河子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构建起津石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大地情深”活动走进河西,将一场高雅演出奉献给外来务工、老年人等基层群体,落实文化惠民。

新闻记者:陈致宏

通讯员:胡孝明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打造地域人文特色 提供高质量惠民服务

西岸态度

铸就大美河西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