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種稱呼叫“賣豬仔”你可知道?海外華工的血淚篇,值得收藏


清末時期,清政府被迫簽訂種種不平等條約,包括允許西方在東南沿海招募華工,因為應募者要訂立契約,名為“契約華工”,俗稱“賣豬仔”、“當苦力”。

一批批“契約華工”被販賣出洋。這種販賣活動從18世紀末開始,至20世紀初趨於衰落。百餘年間,中國約有700萬人被販賣到世界各地。

這些中國苦力到各國後的生活,就只能用“暗無天日”來形容了。在那裡,他們人生地不熟,又始終被嚴密監管得像奴隸一樣,不幸的境遇到底是難以改變的。他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們在苦難中發出的呻吟和叫喊有誰能夠聽見?

華工當中不少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是非人類的殘暴掠奪行為,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血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