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談及中國教育現象,馬雲可謂是頻頻語出驚人。

在一次貴州大數據峰會上,他說: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

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無法競爭過機器、智能。

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除此以外,馬雲還在多次演講中說過,中國的教是沒有問題的,育是有問題的。教,中國的學生全世界考試最好,但是育是培養文化、情商。

馬雲: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2018年9月,馬雲親自對外宣佈: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未來,他將會更多的投身到教育、公益和環境事業上去。

一時間,馬雲辭職辦教育的新聞鋪天蓋地而來,那麼究竟馬雲想辦得是怎樣的教育呢?有評論認為,馬雲做教育的價值,更多在於他始終懷抱一分教育理想,帶著大量資本和豐富的管理經驗,以行動介入面臨重重挑戰的主流教育,為這個社會的底盤改善,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馬雲: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馬雲說,我一直倡導教和育是兩碼事。農村教育可能是中國教育改革的最佳點,為什麼?每個城市學校都討厭應試教育,但停不下來。這些老師挑進來就是這樣的。我們也沒辦法跟城市比應試,我們多花點時間在育上面,我們教不過別人,育肯定可以勝過別人。育是一種文化,讓孩子們會玩、能玩、愛玩,讓孩子們有創意。

01

會玩很重要


玩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真的重要。

真正懂得玩的人,其工作與生活都將是有趣的、有創造力的,充滿快樂的。

相反,不懂玩的人,常常顯得人生無趣、創造力缺乏。

02

釋放孩子天性


在中國一般家庭和學校,都是不鼓勵孩子玩樂的。

而我們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是把自己處身在內的現實和責任過早地套到孩子身上。

於是,不部分循規蹈矩的好孩子,好學生,等長大了,別人對他的評價是這樣的:

“呆頭鵝!”

“只會讀書不會玩的小老頭兒!”

“這孩子太乖了!

孩子需要通過玩耍來提前對人生進行彩排。

沒有玩耍能力的人,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會缺少很多樂趣,會變成死板木楞。

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懂得跟家人玩,跟同學玩,有許多健康的運動和活動,勝過讀死書。馬雲相信這些會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願意找人去玩的孩子,一定會有出息,這是培養情商的關鍵。情商、智商、愛商,孩子們有這三樣東西,才會有出息。

馬雲還以他上學時的經歷作為例子。他認為雖然他們的學校在杭州最差,但同學們大多是每個人都做了最好的自己。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他對學習、創新有興趣,對未來有信心、有暢想,並且保持好奇心。人一輩子一定有很多機會,碰上機會後,他就會抓住。馬雲說他不相信懷才不遇,有才有德有能又有好奇心的人,一定能找到機會。

馬雲: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03

培養孩子好奇心


2017年,馬雲在新鄉村校長領導力課堂上談到:鄉村教育不能成為中國的短板;談到校長觀:鄉村校長就是當地的“教育家”;對於學校觀:學校不能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個性。談到他的兒童觀是:好奇心、學習力、不怕失敗。

無獨有偶,《Make》雜誌和Maker Faire 的創始人戴爾•多爾蒂說過,創造就是玩,玩能夠讓我們打開新的世界。發展鄉村素質教育和創客教育,都需要充分迴歸和釋放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玩出真發明、真創造、真未來和真我!

馬雲: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中國應試教育數十年來毀掉了太多天才孩子,而馬雲認為他所以成功至今,原因就是保持強大的好奇心,只要聽見有奇怪的事情,即使這個東西不太靠譜,他還是願意瞭解。

他說,他到全世界很多國家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見人,各色各等的奇怪的人。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因為這個世界的變化非常大,不要把自己的門關起來。有好奇心,有學習的能力,然後才可能出現創新。

馬雲支持孩子從小培養興趣,還要在音樂、繪畫等活動中要培養想象力,尤其是繪畫,十分講求想象。在下棋中,要懂得失敗,懂得捨得,懂得放棄,懂得格局,懂得搏殺。只要比賽,都有失敗的,要讓孩子懂得失敗,不是避免失敗。有時,失敗更要鼓勵。這會更加幫助孩子成長和下一次的成功。

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在未來,大數據、機器將把人類知識領域的事全部做完,人類和機器的競爭關鍵在於智慧在於體驗 。所以,讓孩子會玩很重要!


馬雲: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