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生魚也稱黑魚或者烏魚,具有骨刺少、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的特點,同時還具有去瘀生新和滋補調養的藥用功效,在廣東、廣西和港澳地區被視為滋補珍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親睞。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生魚對水質、水溫、溶氧的適應性強,具有生長快、發病少、易管理、耐運輸等優點,因而生魚的養殖具有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特點,是非常有養殖前景的特種水產養殖對象之一。近年來,隨著國內養殖業的發展和國外貿易的需要,生魚逐漸成為產銷兩旺的特種養殖品種。

對於生魚養殖來說,廣東省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氣候環境,順德地區自20世紀90年代初率先開始養殖生魚。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廣東省已然成為我國最大的生魚主產區和大型集散地,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40%,目前主要的養殖品種有烏鱧、斑鱧及其雜交種。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生魚是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在養殖生產中,投餵冰鮮小雜魚帶來的種種弊端越來越受到重視。配合飼料具有營養均衡、飼用安全、降低餌料係數、減少發病、方便管理、節省勞力成本等優勢,經過多年的推廣,隨著配方不斷地優化和成熟,配合飼料代替冰鮮在生魚的主養區廣東也已經日臻成熟。

但生魚的配合飼料中脂肪含量較高,普遍達到8%以上,雖然可以較快地提高生魚的生長速度,但也容易造成魚體肝膽、腸道中脂肪的過度蓄積,造成脂肪肝、魚腹肥大等問題。脂肪在體內的過度蓄積會使黑魚的營養代謝失調,影響營養物質的代謝、吸收,影響黑魚生長,造成餌料係數增大;還會使黑魚的免疫系統紊亂,造成黑魚的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暴發大規模的傳染性魚病如出血病、爛鰓和腸炎等,從而引發大面積的死亡。因此,在生魚飼料中添加一些促進脂肪轉化和保護肝胰臟、預防脂肪肝的飼料添加劑是非常有必要的。

生魚和加州鱸都屬淡水肉食性魚類,在營養需求和生理健康方面比較相似,在配合飼料的應用中也都面臨著解決高脂肪帶來的脂肪過度蓄積問題。國內眾多科學的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的應用效果證明,在加州鱸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可以促進脂肪代謝、降低加州鱸肝體比、提高加州鱸生長性能,預防肝膽疾病的發生。

張露露(2015)的研究證明:膽汁酸有效降低大口黑鱸肝臟中MDA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通過提高血漿中HDL-C含量顯著促進脂肪代謝,同時有效提高了腸道澱粉酶活性。飼料中添加300mg/kg膽汁酸能顯著提高大口黑鱸的生長性能,並改善血液膽固醇代謝,提高抗氧化和免疫功能,改善肝臟細胞結構。

朱龍、程潔(2017)等的研究結果證明: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膽汁酸能提高加州鱸WGR、SGR和FCR,促進其生長,並且可降低FCR料肉比;同時可促進加州鱸體內脂肪代謝,降低機體脂肪沉積,提高其肌肉品質及可食部分比例。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薛敏博士的團隊2015年通過試驗證明:飼料中添加適量膽汁酸可有效促進攝食和生長性能,但同時增加肝臟總膽汁酸含量。飼料中添加300mg/kg膽汁酸,大口黑鱸獲得最高生長性能。在試驗中的添加範圍內,膽汁酸有效降低大口黑鱸肝臟中MDA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通過提高血漿中HDL-C含量顯著促進脂肪代謝,同時有效提高了腸道澱粉酶和脂肪酶活性。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技術丨水產專家講解膽汁酸在生魚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膽汁酸使用效果

總結:膽汁酸是膽汁的主要成分,在脊椎動物的脂肪消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膽汁酸在加州鱸飼料中的應用已經證明,膽汁酸對減少加州鱸脂肪肝蓄積、預防加州鱸脂肪性肝病有顯著的作用。生魚和加州鱸食性相近,同樣面臨配合飼料高脂肪引起的脂肪過度蓄積問題,在生魚飼料中添加膽汁酸不僅可以促進脂肪轉化,還可以起到保護肝胰臟、預防脂肪肝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