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我提前看了《江湖兒女》,來聊聊它吧。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江湖二字,聽來就是俠氣沖天。加之兒女,說的就是這天下之人。

故事的兩個主人公很有意思,巧巧最初並不想身處江湖之中,但最終她留在了江湖。而斌斌年輕氣盛之時,愛江湖愛得不得了,卻隨著人世沉浮,一刻也不願留在江湖。

斌斌年輕的時候,是個牛氣的大哥。手下的兄弟出了嫌隙,他三言兩語便能化解。但是不是真的化解呢,不知真假,總之表面上是處理得很完美。

巧巧喜歡斌斌。她是大哥的女人,誰見著了,都要尊敬地喊聲“大嫂”,即使她是個女人。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我是96年生,但我對“大哥的女人”這一身份並不陌生。我初中的時候,周圍也是有很多個混混的。我甚至親眼在校門口,見到自己的小學同學拿著把刀追著人砍。這一幕至今想來,依舊觸目驚心。這一畫面如同電影裡,斌哥和巧巧正坐在車上打情罵俏時,闖入十幾個年輕後生,一個個兇得不得了,似亡命之徒。下起手來不問後果,只圖一時痛快。兇殘至極,可怖至極。

我初中時遇到的那些人也像電影裡那樣,到處認大哥認大嫂。我初三的時候,被一個混混追求過,他整日讓他那幫兄弟在我進教室前大喊我的名字,似乎想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屬於他。

但我是不好意思跟混混交往的,我姑且還算老師口中的好學生。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看到巧巧在那群混混之中,混得如此之開,我相信,她很喜歡很喜歡斌哥。

巧巧想跟斌哥結婚,想和他過安定的生活。但那時候年輕的斌哥,要錢有錢,要女人有女人,要兄弟有兄弟,他就這麼被世界欺騙,以為世界是屬於他的。他不肯,他狡辯他還在江湖,江湖是有許多的無奈的。

聰明一點的女人,早該看透了斌哥多麼不切實際。但巧巧,傻透了。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她看見斌哥被打得沒了往日的神氣,比一條喪家之犬還不如,奄奄一息之時,她從車裡走了出來,往天上連開了兩槍,震懾住了那幫惡徒。

可普通人,哪裡能夠持槍呢?那把槍是斌哥的,她開那槍也是為了斌哥。警方一次又一次問她,槍到底是誰的?她傻傻地只會回是她的。

就這樣,她做了五年牢。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出來後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她連個門都不會開,只能呆呆地看著那扇玻璃門,一點辦法都沒有。但這沒關係,她還有斌哥,她以為。

可斌哥早已不是原來的斌哥,他已經知道世界不再屬於他了。

斌哥也坐了牢,只是比巧巧早出來,就像巧巧幻想過她出獄時斌哥會來接她一樣,斌哥幻想著他的那幫兄弟們來接他。

可是大哥早就換人了。沒人再瞧得上斌哥了。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落差過大,失落太大,斌哥投靠了一個有錢的女人。他幻想能夠跟著這個有錢的女人,大幹一場,再恢復往日神采,神氣神氣。

可江湖早就變了,人認的是錢,不是什麼情啊義的。

賈樟柯導演曾經學過形意拳,師傅曾經問過他:“關羽對曹操,關羽對劉備分別如何?”當時的賈樟柯不知道怎麼回答,師傅告訴他:“關羽對劉備是有情有義,關羽對曹操是有義無情。”那時候他明白過來,義更多的是一種做人的底線。

義氣二字,似乎只有江湖人士才用。但我們這些人,又有誰不渴望自己所遇之人講義氣?只是可惜了,我們現在還以為只有江湖人才有個義氣。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江湖到底是什麼?

年少時,斌哥以為自己身處江湖,對此是有點兒自滿的。老了,他才發現過去的“輝煌”是個蒙人的玩意,那也根本不叫江湖。那裡頭充斥著欺壓、血氣方剛、不滿、憤怒......

老了的斌斌回到山西,說自己不再在江湖了。巧巧告訴斌哥,她在江湖了。我明白過來,江湖不是叫聲大哥,而是其中的人都有著自己的義,並堅持守住它。

我高中有個同桌時常和我說他的輝煌事蹟,講他初中時是個混混,到處打架,好以此證明自己是個超酷的傢伙。但我一想到,人命如此被人輕賤過,這不是酷,是草菅人命。

十幾歲的他,一點兒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

《江湖兒女》: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現在的人越來越少提到義了,小時候我們是把“你有沒有義氣啊?”這話當口頭禪來說的,但如今提個義氣,嘖嘖嘖,非常不好意思了。

可江湖消失過嗎?沒有啊,我們本都該在江湖,可現在我們已經以為自己不在江湖了。

有點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