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衛星越來越火地球外會不會“星滿為患”?來看微納星空怎麼說

最近幾年,微納衛星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新聞報道里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消息,某公司研製了一顆微納衛星併成功升空。隨著研製和發射微納衛星的技術條件愈發成熟,我們頭頂上類似的衛星也越來越多。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地球的外層空間會不會“星滿為患“?!

微納衛星越來越火地球外會不會“星滿為患”?來看微納星空怎麼說

由微納星空研發的不同規格的衛星平臺

要想知道地球的外層空間會不會“星滿為患“,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我們頭頂究竟由多少顆衛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軌工作的衛星有一千多顆,雖然這個數量看似很多,但同宇宙中廣闊的空間相比,還真算不上什麼。要知道,衛星按照軌道高度分類大致可分成近地軌道衛星、中高軌道衛星和高軌道衛星三種,距地面的距離從150公里至35800公里不等。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廣闊的空間,人們才能不斷向宇宙裡發射各式各樣的衛星。

微納衛星越來越火地球外會不會“星滿為患”?來看微納星空怎麼說

近地軌道衛星會受到稀薄大氣的影響

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人造衛星集中在距離地表300-5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在這個高度上,儘管大氣已經很稀薄了,但對於衛星造成的阻力依舊不容小視。在不刻意維持軌道高度的情況下,位於近地軌道上的衛星每天都會掉落幾米至幾十米的高度,更有甚者,每天會減少100米左右的高度。而絕大多數微納衛星,自身沒有動力系統。所以,用不了太長時間,它們就會進入大氣層並被燒燬。

微納衛星越來越火地球外會不會“星滿為患”?來看微納星空怎麼說

劇烈的太陽活動對衛星的影響也很大

微納衛星越來越火地球外會不會“星滿為患”?來看微納星空怎麼說

First blood! Unstoppable! An enemy is legendary!

除了自行墜落外,太陽活動對於微納衛星的影響也很大。在劇烈的太陽活動中,太陽輻射射線大增,會導致大氣層溫度升高以及大氣層外層空氣密度增大。這些反應都會增大近地軌衛星的運動阻力,從而加速這些衛星的軌道衰落,大大縮減衛星的壽命。由此可見,雖然微納衛星的發射數量越來越多,但很大程度上屬於“辭舊迎新”。

微納衛星越來越火地球外會不會“星滿為患”?來看微納星空怎麼說

人類為了清除太空垃圾也算是拼了

微納衛星越來越火地球外會不會“星滿為患”?來看微納星空怎麼說

“遨龍一號”上裝載的機械臂

當然,為了預防和應對太空垃圾的潛在風險,現在也出現了從事太空垃圾清理的創業公司。上個月月底,一家日本的太空清潔公司剛剛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融資。該公司旨在清理太空垃圾和軌道碎片,以便為那些由成百上千顆衛星組成的巨型星座服務。而中國在相關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2016年6月,“遨龍一號”搭乘“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遨龍一號”是驗證太空碎片清除技術的飛行器,上面裝載了一臺機械臂,能模擬在太空抓取廢棄衛星和其它大碎片,並將捕獲的太空垃圾送進大氣層燒燬。由此可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大膽測試如何清理太空垃圾,以便為人類日後的航天項目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