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想要成就一件事情,不要违背它的规律,才有好的结果

《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说我们付出一些东西,我们就要得到回报。这是针对于我们工作,或者是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是这样理解的。但是当我们面对生命,面对人生的一些大事的时候,有一些人会懂得付出不一定需要回报。

《道德经》:想要成就一件事情,不要违背它的规律,才有好的结果

比如说我们对于我们子女的爱,我们把自己的子女养大,并不是单纯的希望子女去孝顺我们,这个就是属于不想要回报的一种付出。

在老子《道德经》中的第十章长而不宰,其中就有这样一句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而不占有,养育而不自恃有功。滋润万物而不主宰它们,就是大自然无为最高深的一个德行。

《道德经》:想要成就一件事情,不要违背它的规律,才有好的结果

老子在道德经中,借用天地的一种大的胸怀来教导我们人类,天地滋养了万物,却从来没有想着在万物中索要回报,无限制的付出,却从来没有索要回报。

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天地滋养了万物,也滋养了所有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但是有一天如果说,我们人类做的很多事情违背了万物的时候,就是一种我们不太提倡的方式,

其实老子的这一个道德经中的思想,跟我们对于孩子的抚养问题上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我们教我们的子女,抚养长大的时候,并没有想着从我们子女身上去得到什么东西。就好像就是一种天地滋养万物的一种状态,但是如果我们的子女做出了很多违背规律的事情,我们就会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道德经》:想要成就一件事情,不要违背它的规律,才有好的结果

但是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的话,天地滋润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养育了所有的生物,养育了所有的形态。但是天地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和指责,天地的这种状态也称为无为。

这就好像是老子那一句话所说的无为,这也是我们需要强调的两个字。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顺其自然,没有过多的干预。

在人生中学会顺其自然,顺应自然本身的一种规律和本性。

不要过多的去添加人为的因素,我们上面也讲了天地造就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但是如果我们人类太多的干预自然规律的时候,便会打破一些规律,这样也会受到一些惩罚。

《道德经》:想要成就一件事情,不要违背它的规律,才有好的结果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无为而治,才是真治这一句话,也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思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不符合规律的措施,不但不利于整个形态的发展反而会酝酿出一些灾祸。

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包括我们面对人生一些大的抉择,也都应该做到顺其自然的一种状态。

我经常强调的一个事情就是面对感情,面对人生,大的抉择的时候,一定要顺其自然。不可违背的规律,生活中有一些人特别犟,喜欢钻牛角尖。在面对一些大的抉择的时候,仍然凭着一己私欲,去违背各种规则和规律,没有顺应自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会好的。

《道德经》:想要成就一件事情,不要违背它的规律,才有好的结果

所以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慢慢的明白顺其自然,不要过多的干预自然规律的一些事,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