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探訪泥料廠:紫砂礦真沒有了嗎?現在做的紫砂壺用什麼泥料?


現在普遍有一種說法就是宜興的紫砂礦已經枯竭,不讓開採了,現在紫砂壺都是原來工匠們手裡存的一點料,大面積的紫砂礦看不到了,也買不著了。

在宜興遊玩期間有朋友介紹我認識了香山泥料廠的孫建平先生,併到他的泥料廠參觀。孫先生的泥料廠就在紫砂壺生產最集中的丁蜀鎮,是一家開辦十幾年的專門給紫砂生產提供泥料的廠,在當地口碑很好。

他先帶我到院子裡圍起來的一堆“沙土”前,告訴我這就是存了十幾年的老料,是在政府關停紫砂礦井前購買,當時是700元一噸,他一次性買了500噸,現在只有這些了,因為價格一直看漲,他說捨不得賣了。

在孫先生的工廠裡,工人們緊張的忙碌,紫砂泥一般要經過選料、粉碎、過篩、配料、煉泥幾道工序,實際是又髒又累的活兒。早年沒有紫砂泥製作的專業廠,都是做壺師傅自己煉泥,而現在分工明確了,做泥的做泥,做壺的做壺,很少有制壺師傅再自己做泥的。

在孫先生的廠子裡有一間很破舊的倉庫,但門窗上鎖加鐵筋,還有兩隻惡狗看護,他說這裡就是他最好的一批原料,也是放了十幾年。別看是一堆破爛的編織袋子裝著,而煉成了泥料,都是幾萬塊一捆的。

紫砂泥交易是按捆的,一捆一般是30斤,桌上放的是兩捆製作好的紫砂泥料,這就是最好的“大紅袍”料,一捆的價格是3萬元,可以做二十到三十把壺,每把壺的泥料錢都要過千元了。

這些泥料上面這兩款淡綠的料叫“本山綠泥”,為什麼叫“本山”,就是本地山的泥料,一捆也是三萬元,這些泥都是用最好的紫砂礦煉成的,當然都是早年挖出保留下來的,而價格還在看漲了。

但有人會問,那現在市場上便宜的紫砂壺原料又是怎麼回事?其實孫先生車間裡大量生產的這些泥料大部分是中低檔料,也就是做一把壺幾十塊錢的泥料為主。這種低價位泥料大部分來自同宜興相鄰的長興煤山或外地礦料,質量要比本地紫砂料差一些,但產量大,價格也低廉,做成的壺不是行家一般看不出來。


孫建平告訴我他是農民出身,後來發現自己家的地裡就有紫砂礦,開始挖礦賣,後來修104國道,挖開一座山,他去承包挖土方,結果出了一批非常好的“趙莊朱泥”,這些“意外之財”讓他有了“原始積累”,後來不讓挖礦他就做起了泥料廠,十幾年的經營與歷練,他做出的泥料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受歡迎,他說不僅做紫砂壺有學問,做泥料也需要情懷。好的泥料在選材、配料和煉製過程中都的要精益求精,對泥料的把握和研究也無止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