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记忆」赤峰老解放街、长青街情景再现!那时的八角楼汽水、

曾经有很多晚上,都会梦到小时候在街道旁玩耍,周边是熟悉的房子,熟悉的人,现在早已物是人非,只能通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找寻曾经的记忆,今天跟随小编,一起来回忆老赤峰街道的模样吧!

「赤峰记忆」赤峰老解放街、长青街情景再现!那时的八角楼汽水、

八角楼饮料厂始建于1985年,1987年开始研制并生产八角楼牌天然杏仁饮料,并在全国首届轻工博览会和北京第二届国际轻工博览会上连获银奖。短短的几年时间,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并进入了国际市场,曾经是赤峰的名牌产品。

八角楼实业公司办公楼,位于解放西街罗锅桥东100多米路北,两栋八角楼中间由平楼连接着,当时称为“西八角楼”。

西八角楼”。

八角楼院内的亭子假山水池,可以想象八九十年代,八角楼杏仁乳的畅销情况,真是红红火火啊。

院内的生产车间,流水线的生产车间是比较先进的设备了。

八角楼的原址,现在是商住混合楼了。

513招待所位于解放街与昭乌达路十字路口东北角,隶属于81513部队,是部队的对外招待所。提到513招待所,不得不说说81513部队,赤峰守备区(81513部队)1981年10月组建,正军级。下辖守备4师(81595部队)、守备11师(81573部队)、守备12师(81580部队)。1985年9月与68军合编,1992年撤消。

513招待所是座四层的红砖楼,正门朝西,面对昭乌达路。八十年代以前,所有楼层都是招待所的住宿房间,八十年代末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里的临街一楼被扒开,对外出租,这个转角楼就成了店铺林立的商用与住宿混合楼了。因距离火车站、汽车站非常近,所以这里开饭店的占大多数,生意都很兴隆。

2001年,513招待所被拆除,2002年,在原址上建设了现在的商住混合楼。临昭乌达路的一面都是商用楼,临解放街的一面是商住混合楼。

长青街清河路的东侧就是东旱河了,照片是路口的东北角,照片右边的桥是“三桥”。

“三桥”也是经过了多次修缮和加宽,它的东面是“千禧建材市场”,右边的楼是新鑫宾馆,远处电厂的大烟囱矗立依旧。

长青街路口的东南角,红砖楼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建的,至今仍在。

现在的“三桥”是最近几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建的,加宽了桥面,桥的栏杆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长青街路口的西北角,过去这里临街楼的北侧基本全是平房,土建房居多,“土建房”现在很少见了,实际就是墙用黄土夯实建成,房顶用瓦覆盖,过去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连墙都是夯土建成的。上图的平房就是这样的“土房”了。

土房拆除后,建起了住宅楼,这栋楼当初好像是“八角楼”建筑公司建的样板楼,锣鼓喧天的庆祝了好些天。

长青街卫星路路口的东北角是赤峰热电厂,每到冬季储煤季节这里是非常忙碌的。

现在这里仍旧没有什么变化。

长青街卫星路路口的西北角,转角处临街是平房商店等,后面是个大院子。

现在这里是千禧建材市场,转角处盖起了2层楼,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连路南的大片区域也囊括进来了。

看过了这些老照片,深深地感觉到赤峰城的沧桑变化,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