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圖書館佔座玩手機的樣子好認真

同學,這個座位是我的,麻煩你讓一讓”,這恐怕是大多數到過大學圖書館的學生都聽過的一句話,在你坐在這個“別人的位置”學習了數小時之後被要求換個座位是再普遍不過的現象。

幾乎每年到了考研的前兩個月,大學自習室和圖書館都是爆滿狀態,沒人的座位上往往貼著“此位有人”的紙條。

你在圖書館佔座玩手機的樣子好認真


而這些佔座的人不都是為了學習來的。

佔座就是找個角落

專心做除了學習以外的


大學圖書館裡的職業佔座黨,往往會放棄做9點起床的佛系青年,拿出“通宵排隊買周杰倫演唱會門票”的必勝決心,與凌晨就在圖書館排隊,一開門就搶座位的考研黨鬥智鬥勇。

但是他們不考研,不考證,不看書,不學習,只想在大學裡找個角落專心做些雜事,安靜的圖書館就成了他們的不二選擇。

我有一位同學,平日裡她並不喜歡往圖書館跑,突然有一段時間看她總會發一些早上7點在圖書館排隊的動態,於是我問她:“你不是不喜歡圖書館嘛,現在怎麼喜歡早起去圖書館搶座了?”

你在圖書館佔座玩手機的樣子好認真


她回答說:“因為我發現宿舍太吵了,圖書館玩手機更清淨。”

除了玩手機的,我最怕遇到圖書館裡佔座約會的情侶。

我曾幾次碰見一對情侶一起在圖書室看書,兩人桌上各擺了一本書,一本是雜誌,一本是還沒翻頁的中國地理圖書,而桌上的兩人,都各自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裡,自娛自樂。

我不禁疑惑,難道現在的戀愛方式又有新花樣了嗎?在圖書室約會,用手機聊天。說到開心的地方,兩人會相視一笑,讓坐在對面的我和其他同學稍不注意就被分了神。

還有不少女生把圖書館當成攝影棚,她們拜託早起的室友佔盡了一切窗邊的位置,找準陽光灑落的角度,露出小吊帶,化好精緻的妝,做著時尚的美甲,無懼360°的攝像頭。

照片發到朋友圈,點贊量都是平日的5倍,運氣好還會引來平時暗戀已久的高傲學長評論:“你在哪一層啊?咋沒見到你呢?”



寧願在圖書館裡哭

也不在寢室躺著笑


有人抱著被子縮在圖書館樓道角落默讀知識點,有人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已經站在圖書館天台上晨讀,他們為了夢想很努力,很拼搏。

可是有一部分人,總是打著在圖書館學習的幌子,麻痺自己。

你在圖書館佔座玩手機的樣子好認真

我有個學長,大三那年決定要考研。前期勁頭很足,每天早出晚歸去圖書館佔座上自習,資料買了一大堆,至少在我們看來,他是很努力的。

偶爾有一次,我需要查些資料,就和他一塊去了圖書館。他熟練地把我帶到他習慣坐的位子上,桌上是他各種考研的書籍,一張六人的方桌,他就佔了三個。

從晚上6點到9點,他看書半小時,玩遊戲兩小時,剩下半小時用來發呆和打卡。

10點左右的時候,我收拾東西回宿舍,問他要不要一塊走。

他說,今天計劃學到11點,現在時間還沒到,你先回。然後低頭接著看手機。

不到半個小時,空間裡就多了一條動態: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後邊還附帶一張夜色中的圖書館照片。

我曾經問他,既然在圖書館也是玩手機,回宿舍躺在床上玩豈不是更舒服?

他告訴我,在圖書館玩手機沒有負罪感,而且還可以安慰自己,至少我曾經努力過。

早起佔座不是麻痺自我的藉口

像學長一樣的佔座黨還有很多。他們心血來潮地給自己佈置一堆作業,安排好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想著早早拎著裝滿書的揹包,備好夠半天喝的水,在圖書館門口排隊後,終於搶上一個位子。

你在圖書館佔座玩手機的樣子好認真


坐下後翻開書不到半小時,手機震動了,他們沒有絲毫地猶豫,打開手機開始回覆消息,回著回著就一發不可收拾,接著開始看看朋友圈,刷刷空間動態和微博。

等到該回的消息回完了,該刷的動態刷完了才發現書包裡還未拿出來的書,低頭看看時間,發現已經不早了,下節課就要開始了,收拾好幾乎沒有翻動過的書起身離開。

室友問剛才去哪兒了,他們甚至不好意思開口說去了圖書館。

但是第二天,這群職業佔座黨,還是會準時出現在圖書館門口,等著衝進去,坐在自己習慣的座位,然後開始新一輪不走心的努力。

他們看似在圖書館學了一整天,其實只是打著學習的旗號,做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日復一日,尋求著一種心理慰藉。

有一個詞語叫做“窮忙”,生動地詮釋了試圖用“我很努力”去麻痺自己,然後安心走向死循環的人是什麼樣的。

偶爾心血來潮想好好學習,然後拼命看上幾天書,你的努力還沒什麼收穫,卻已經感動到了自己。

努力沒有效率就是徒勞無功。

你在圖書館佔座玩手機的樣子好認真


把座位留給努力的人,不要用來自我感動。

你有佔座的權利,但更應學會善解人意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