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達:AI沒有寒冬,企業要轉型必須走這5步!

在來自英特爾AI DevCon 2018的活動中,來自Deeplearning.ai和Landing.ai的吳恩達Andrew Ng描述了人工智能的最新趨勢以及當今有多少企業正在實施該技術。

吳恩達:AI沒有寒冬,企業要轉型必須走這5步!

人工智能已經為我們今天的許多互動提供動力 當您向Siri詢問導航方向,仔細閱讀Netflix給你推薦的內容等等,這些交互由計算機系統引導,使用大量數據來預測您的需求。未來市場只會增長。 到2020年,研究公司IDC預測人工智能將幫助推動全球收入超過470億美元,高於2016年的80億美元。儘管如此,吳恩達表示人們擔心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是錯誤的:“儘管對人工智能充滿了熱情和興奮 今天,相對於人類的智慧,它仍然非常有限。“

吳恩達:AI沒有寒冬,企業要轉型必須走這5步!

“我們可能處於AI的春天,”機器學習領域的傑出人物Andrew Ng說道。當人們的興趣和資金急劇下降時,他駁斥了人工智能技術可能進入另一個週期性“冬季”的擔憂。

機器學習,以“連接主義”理論的形式,模擬大腦神經元線鬆散計算,經歷了繁榮和蕭條週期,最初開花於20世紀50年代末弗蘭克羅森布拉特的“感知器”,在60年代後期降溫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再次出現,只是再次失寵,現在突然在過去幾年中重新流行起來。 這些定期冷卻被稱為“人工智能冬季”。

目前的AI復興再次引發了潑冷水的,但Ng說,“我認為我們不會參與另一次。”

“早期的大肆宣傳沒有產生太大的實際價值,”Ng說,“但今天,它是AI,我親眼看到它創造了大量價值,我已經建立了一些這樣的系統, 我已經看到了收入的產生。“

“很多行業都經歷過這種冬季,冬季和永恆春天的模式,”Ng談到了人類歷史上其他領域的努力。 “我們可能處於人工智能永恆的春天。”

為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Ng的11頁宣言“人工智能轉型手冊”為希望實施AI (

吳恩達 Ng曾在某度擔任首席科學家,並積累了大量的機器學習成果。)

吳恩達:AI沒有寒冬,企業要轉型必須走這5步!

吳恩達 Andrew Ng 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與谷歌頂級工程師開始合作建立全球最大的“神經網絡”,這個神經網絡能以與人類大腦學習新事物相同的方式來學習現實生活。谷歌將這個項目命名為“谷歌大腦”。

作為互聯網科技巨頭,谷歌這幾年在積極、大力投入人工智能領域。比如去年推出的AI開源項目——AIY Projects(全稱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ourself),就是為了讓AI人工智能更加平民化、普及化,讓人人都可以瞭解AI、接觸IA、並動手開發自己的AI人工智能產品。

“許多首席執行官感到緊迫,因為他們看到互聯網的崛起擾亂了許多領域,他們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成為破壞自己行業的下一波浪潮,”Ng說。

“與人們的期望相反,幫助你的公司不是隨意的,它可以是一個可重複的劇本,”Ng說。

他按照應該採取的順序提供五個基本步驟:

1、在組織內試點一些AI項目以建立團隊。當我在谷歌時,對深度學習存在很多懷疑。我的第一個客戶是語音識別小組。與他們一起取得進步幫助Google的其他團隊獲得了Google Brain所提供的信息。我們的第二個客戶是谷歌地圖團隊,依此類推,在組織內部建立動力來思考人工智能。

2、使用您自己的內部團隊,不要外包工作。

他說,關鍵在於它不僅僅是一種產品,即使是谷歌和百度這樣的巨頭。 相反,“他們有能力推動一系列人工智能產品,從廣告到網絡搜索再到計算機安全,最終影響到底線。”

Ng希望公司能夠利用人工智能為全球GDP增長貢獻“主要驅動力”。

3、開展培訓,為公司領導者提供有關此事的願景,讓他們瞭解如何在企業內部管理AI產品。

4、形成人工智能戰略,這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行業特定的戰略。有些人認為這應該是第一步,但我反對。我已經看到,在一些大公司中,你制定了一個戰略,然後獲得預算,而且由於公司還不熟悉人工智能,你最終會得到學術策略,你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通常是從標題,這樣的策略不起作用。您首先必須從第一步獲得一些項目示例,您必須進行盡職調查。

5、將這一戰略傳達給員工,這樣就可以消除對工作取代等的擔憂,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