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企業都需要一個幕僚組織

一個企業,由很多個職能系統構成,每個職能系統又包含很多部門。各職能系統之上的光桿總經理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或者專業水平來指導和監督各個系統的運轉。所以,很多時候,各個系統都是按照企業目標和方向自行發展。對公司目標的理解、分解、行動計劃的制定,執行過程管控,都是依據分管領導的經驗與指示。所有事件的處理方式、成員行動的合理性、公正性、正確性等完全取決於內部評價。其內部過程狀況的好壞也完全能夠被壓制掩蓋。一些本該由局外人做的事情,因為沒有第三方組織,便被指派到相應的職能系統,後來變成了只符合他們自身利益的事情。最終導致的是,制定的目標不能完成,充足的理由無處驗證。

我們企業都需要一個幕僚組織

因此,一個企業,必須要有一個不受本職能系統領導者影響、能夠站在局外、通過正確干預各系統的業務過程、從而引導整體結果的第三方部門。該部門能夠代表企業整體利益,將運營過程相關的協同、管控、評價等適合第三方來執行的功能集合在一起,站在各職能之上,從頂層系統性的集成管控。

這個組織,是一個融合經營管理、目標管理、預算管理、資源管理、運營管理、體系管理、改善管理以及重大項目推動八大強關聯功能的幕僚組織。其性質就是企業的心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控制中心。各個職能系統,都按照該組織的方向和指令有序運轉,並接受持續監督與評價,而非僅靠分管領導的指示,以本系統利益為重進行業務分解與執行。

這個組織的功能:能夠站在跨越職能系統,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實施專業化、系統化部署、監督、評價、糾正、協調、推動等功能。使業務行動緊密圍繞企業目標,各職能系統緊密配合,資源充分利用,個體與組織能力發揮到最大。最終有效促進整體目標的完成。

這個組織擁有代表企業的運營管理決策權,由企業一把手授予。在工作思路上與高層及戰略規劃保持一致。在工作過程中,與高層管理者保持溝通。在協作形式上,與戰略部門、財務部門形成三大兄弟聯盟。在組織形式上,與各職能各層級的窗口負責人聯合推動。

這個組織的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企業經營管理知識與實戰經驗,必須及時的掌握國內外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工具,必須實時的掌握外部市場環境與內部運營情況。

這個組織,可以叫總裁辦,可以叫集團委員會,也可以叫管理中心。

我們企業都需要一個幕僚組織

這個組織的核心職責:

1、年度經營計劃制定。參考外部環境,結合內部實際,依據戰略規劃生成企業年度計劃。(經營管理)

2、企業目標分解/指標分解/業務計劃分解管控。確保目標/指標、分解路徑、分解方式、責任擔當的合理性並全面部署、持續監控。(目標管理)

3、預算業務實施、預算過程管控,預算執行評價與管控。(預算管理)

4、資源部署、調整、關鍵資源協調以及使用過程監控。權力的分、合、調整等。資源與權力使用情況監督與評價。(資源管理)

5、運營數據分析,業務計劃執行監控,績效監控與評價,整體效益分析。(運營管理)

6、管理體系建設、管理變革組織、管理系統持續完善、體系運作監控與評價。(體系管理)

7、根據目標與實際,制定企業改善方向,或引入新理念新模式,管控各職能立項,持續管控與評價全員改善過程。(改善管理)

8、重大企業級項目攻關。(如新廠建設、信息系統實施、管理變革等)(項目推動)

(以上個人想法,僅供參考,歡迎指正補充!)

如果您喜歡管理與優化相關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可時常看到我的一些實踐性總結與知識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