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流程分級

每個流程都有特定的起點和終點,從開始到結束只是流程本身的起始。企業的管理有各種性質和層級的流程,剛開始推進流程化,無法一次將所有流程都規範起來,於是一部分對運營而言比較核心的流程,成為最早接受規範的流程,流程的範圍變窄才能集中精力做好。

認識流程分級

企業流程按職能類別分為戰略管理類流程、人力資源管理類流程、財務管理類流程等等,職能流程常不是單獨運行,而是相互穿插結合在一起的。所以企業的流程管理,常以層級的流程建立和運行管理為主,將各職能的工作任務按層級分開後,已完成任務目標為主,進行互相穿插結合。

企業流程按層級特點分為四個層級:一級核心流程、二級協控流程、三級自控流程、四級標準作業流程。按層級管理的流程,常以承擔該流程主要職責部門為主管部門,其他部門為協助部門展開流程活動。比如預算流程,是涉及企業所有部門及企業外部狀況的管理流程,是一級流程,但以解決和控制財務行為為主,就以財務部門為主管部門,其他部門為輔助,共同協作展開預算和成本控制活動。

認識流程分級

在流程的層級劃分中:

一級核心流程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流程,這類流程的操作往往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相關,是企業與外界環境之間信息的交換和工作交接,流程運行一般都會涉及企業的大多數部門。如果是集團型企業或者有很多分支機構的企業,一級流程還包括集團與各分支管理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工作交接。如經營管理流程,既考慮市場變化、政策變化、經濟發展趨勢,還考慮內部管理基礎,以及各部門的任務分解和執行反饋等工作;要從分析發展環境、制訂經營計劃,到計劃分解於各層級各部門的崗位,甚至員工的工作檢討,再到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經營管理流程是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以一年的初末為週期的反覆溝通、推進和檢查。流程操作的內容、步驟、關聯的崗位就非常多。

核心流程往往牽涉面廣,一旦發生制訂偏差或執行問題,就會引發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問題,像當年的巨人、秦池、三株等,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這類流程一般不超過30個,多數企業在15——20 個左右。

認識流程分級

二級流程基本上是規範企業內部工作任務流轉的程序,是涉及不同部門間信息交換和工作交接的管理流程。如採購管理流程,就是從物品需求部門提出採購要求,到採購部門完成採購工作,交接到倉儲部門管理採購的物品,再將採購入庫的信息傳遞到物品需求部門。這個流程就相對一級流程要短一些,牽涉的面不是很大,關聯的部門也不是很多。再比如技術研發,要從調研地質環境、勘察、技術設計等,直到一項技術可以投入到生產實踐,技術資料存檔結束,但與經營計劃比較起來,也還是相對小一些的。

這類流程一般不少於20個,多數企業在30——40個左右。

三級流程基本上是一個大的職能部門內部工作執行的步驟,或傾向於中基層管理任務跨部門執行的流程。比如生產管理流程,就是生產部門從生產計劃到生產產品入庫的一個過程,雖然也關聯到很多部門,比如需要物料採購、設備安裝調試、工裝管理、生產技術支持等,但就生產操作的過程來說,基本上就是生產部門可以自主控制和管理任務流轉的過程。

這類流程一般在100個左右。

認識流程分級

四級流程基本上是基於崗位操作,為完成崗位作業所需的操作步驟。如設備清潔,井站巡迴檢查,原油計量等。還有一些企業,因為管理的層級關係,對三級流程任務流轉的部分環節,還要進一步的細分,就會形成很多更為細緻的操作規程。

這類流程數量最多,有數百個,甚至上千個、幾千個。在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一個技術標準的操作就是一個技術流程,一項作業操作就是一個作業流程。

企業管理流程的具體數量,一般取決於企業的管理規劃,任務的複雜程度,任務間的影響程度,企業規模的大小,層級的多少,也會受到企業內管理人員能力和規範程度的影響。

認識流程分級

標準化進程推進管理規範,圍繞工作提出標準的工作要求,無論管理工作或業務操作,都必須做到標準規定的要求。流程明確了標準的工作步驟,管理業務和作業操作按標準規定的步驟完成,不能減少或增加步驟。用標準規範,規定流程中某一步驟要完成的程度或規則;用標準流程,說明一項工作完成的必須操作環節。標準的規範和流程,可規定一項工作的完成時間、每個步驟的操作要求、進程中的工作質量,這被分解開形成易於控制的細節。

認識流程分級

工作流程化促使原來缺少明確規定的工作,建立明確的標準並通過標準流程的優化,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在不斷增加標準工作流程、不斷提高流程標準的過程中,使管理的標準化體系延伸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標準化管理體系實現橫向規範到縱向流程構建,構成了網狀的管理標準。橫向由規範提供工作規則和標準要求,縱向由流程提供工作步驟和標準的操作程序,隨流程化的展開,使網絡節點不斷細密和延伸,標準化的管理範圍也隨之精細和延伸。

通過建立標準的操作流程,使流程涉及的崗位人員,清晰地瞭解工作目標、任務、責任和權限範圍,完成任務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很簡單,工作任務流轉到某一崗位時,他不做,就無法流轉到下一環節,會有人去督促流轉的效率和質量,否則大家的工作業績都無法完成。藉助管理流程標準化,將執行效率和個人業績掛鉤,執行力因標準流程和業績目標的牽引,不需領導浪費時間和精力,而由流程的上下游工作環節推拉作用即可提高執行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