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股權轉讓流拍,尹同躍內外交困?

自9月17日,奇瑞汽車以及奇瑞控股雙雙在長江產權交易所發佈增資擴股預公告,計劃共同招募同一投資方以來,奇瑞的增資擴股“混改”項目已經經歷了正式掛牌再到自動延期,如今公告延長期也已經結束,“接盤俠”仍沒有浮出水面。

中車網從長江產權交易所官方網站獲悉,目前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掛牌的增資擴股公告狀態一欄中均顯示“已結束”,而在交易狀況一欄中也均顯示“未成交”,這也意味著,奇瑞歷時三個月的“混改”項目已經“流拍”。

奇瑞股權轉讓流拍,尹同躍內外交困?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奇瑞方開出的繁瑣而又苛刻的增資條件或成為了目前奇瑞遲遲未能等來有意向的投資方的一個主要原因。

此前的發佈公告中顯示,奇瑞方要求投資方必須是單一主體、不能是聯合增資,也不能是外資和整車企業。

早在11月份,該項目進入自動延期階段時,就有媒體曾爆料,已經有包括華夏幸福、寶能、五糧液等7家集團在內的意向方正在接近奇瑞集團,並有意向入股。此外,該7家集團或有可能聯合出資,不過隨後該消息並未從任何官方渠道得到確認並證實。

奇瑞股權轉讓流拍,尹同躍內外交困?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曾表示:“首先是保護蕪湖市的‘黃金條款’,同股不同權,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蕪湖方面有一票否決權;其次,被選擇的這些戰略投資者,其企業管理層必須認同奇瑞未來的發展的戰略,認同奇瑞以蕪湖為根,確保管理層的穩定性和話語權。”

事實上,根據奇瑞方給出的條款,儘管在該項目完成後,投資方將會成為奇瑞第一大股東,不過或忌憚於控制權和話語權,目前來看接近奇瑞的“接盤者”均未就此事達成一致。

尹同躍此前在給奇瑞全體員工的一份信中也曾表示,為實現奇瑞集團2025戰略的落地,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需要引入戰略資本,而本次增資擴股,能夠為奇瑞實現夢想、戰略和使命集聚優勢資源,注入新鮮“血液”。

近年來,隨著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競爭格局的日趨激烈,曾經奇瑞“自主品牌一哥”的光環正在消失殆盡。從2012年被長城汽車超越,再到如今吉利的一馬當先,這對於奇瑞來說,轉型發展成為了擺在面前迫在眉睫的難題。

從多個品牌再到一個品牌,從低端化再到高端化,這些年來,奇瑞汽車為謀求新發展做出了多次轉型嘗試,不過效果都不盡如人意。2013年,奇瑞正式發佈“技術奇瑞”的企業戰略和新的品牌發展戰略,迴歸一個品牌,而這一階段的轉型也一直持續至今。

2017年,奇瑞集團提出“確保90萬輛,爭取1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不過最終,奇瑞集團全年實現銷量68萬輛,並沒有實現目標,而奇瑞集團也將這次沒有實現目標歸結於“戰略轉型”原因。

今年, 奇瑞集團捲土重來,再次提出“確保90萬輛,爭取1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截至目前,1-11月,在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儘管奇瑞集團累計銷量為669,573輛,同比增長13.8%,不過在還剩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裡,對於奇瑞集團來說,若想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也基本無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