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簡史》之三:絕望與希望

《今日簡史》之三:絕望與希望

《今日簡史》以一個個小課題的方式把整本書串聯起來,看上去各章都可以獨立了能讀,卻在內在邏輯性上達到統一:人類的共同話題。

正如《星球大戰》系列中的第四部的片名叫A new hope,不管面對如何絕望的處境,總是要期望能夠絕地逢生,不放棄對希望的期待,否則人類這個情感物種估計都沒辦法存活下去了,沒有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沒有希望的人生亦不值得過。

《今日簡史》之三:絕望與希望

第三章從恐怖主義、戰爭、謙遜、神等四個命題來展開,每一個都是人類目前面對的問題,並且至今還無法解決的問題,只不過作者依舊是提出問題,除非是上帝,否則這些問題永遠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是上帝自從創造了人之後,已經撒手不管人類的死活了,因此人類只能自救,那些等著耶穌復活的人已經等了幾個世紀了,希望還在,不過實現渺茫。

恐怖主義地球人都不陌生,談到恐怖主義總是小心臟直跳,畢竟這玩意沒有預期性,冷不丁的冒出來,實在嚇人,而對於有預期的人,那怕再惡劣,人類的小心臟依舊能受得了,比如每年的車禍傷亡人數,全球約為125萬人,而死於恐怖襲擊的全球僅僅為2.5萬人。

數量級的差距卻無法撫平人類對於恐怖主義的擔憂,貌似前者是自我選擇的結果,畢竟選擇這些出行工具,為自己帶來了便利,享受了其中的服務,有的是享受時間的節約,有的是享受心理上的滿足,總之都能夠找到自己需求的東西,當然飛機上的商務倉不會比普通倉安全係數高,但是花錢買享受總是一件樂意做的事。

而後者卻是不期而遇的多,心理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坐在飛機上想著這個概率還是低的,那怕失事估計這麼多人反正很公平,大家一起完蛋得了。但是恐怖主義實在不公平了,人肉炸彈或是毒氣彈可是不長眼的,911事件中就是因為在雙子樓中辦公而已,然後辦公地點比較高的跑的比較慢的,那隻能承受後果,卻是沒辦法的事,而在其中辦公可從來沒想過飛機會跑過來,更沒想到會臨到自己頭上的。

《今日簡史》之三:絕望與希望

一想到恐怖主義給人帶來的是絕望的感覺,而飛機在天上飛著,即使有點小毛病,還是有點生還的希望,雖然《迷失》繞了一圈,其實是挖了一個坑之外,但是觀眾依舊事先認可大家還是有可能生還的,希望依舊在。

戰爭是讓人絕望的事,畢竟大戰一起,生靈只能塗炭,卻不會有越過越好的說話,雖然作者一再告誡不要低估人類的愚蠢,這是沒辦法的事,搞不定哪天出來兩個愣頭青,一定要試試核彈的威力,多數人只能站在邊上看,畢竟權力這玩意實在太可怕,可怕到多數人的命運只把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不過根據人類普適的價值觀來看,貌似目前還沒有這種失心瘋人的存在,大家依舊是選擇了剋制,最多打打口水仗罷了,只有局部地方弄點常規武器戰爭,畢竟核彈這玩意不能隨便玩,殺敵一千絕對是自損八百,不合算。

當然人類以前還是以愚蠢著稱,不然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真正打起來,大家以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出最正確的決定,合在一起卻是成了《烏合之眾》,一邊把自己送上斷頭臺的路上,一邊還在沾沾自喜的認為可以成就不世帝業。所以作者認為謙遜很重要,一定得要認清自己啊。

《今日簡史》之三:絕望與希望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付出了點小代價,人類終於意識到自己太過於驕傲了,等真正搞懂了差不多整個銀河系時,才進一步發現自己離銀河的中心還差太遠,銀河系大約10萬光年寬,我們距離銀河系中央大約2.5萬光年,連是後孃養的都達不到,只能算是私生子。

雖然已經達成了共識,從天文的角度看,人類太不值得一提了,但是,自從上帝發明了人類這個奇怪的物種之後,原來都是從非洲出走的,因為走得遠了,走得急了,結果大家都變樣了,演化成不同的品種出來,還好不是七色,否則還不知道會產生多少顏色歧視出來。

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發展出一個獨特的心理特徵,以自我為中心。在宇宙中搞不到中心點,那就來點形而上的想象的自我為中心吧。

大的搞出個東方和西方出來,小一點的還折騰出佛道之爭,西遊不就有人說是如來佛玩出的小心思嘛,然後大家圍繞著四人小組下了一盤棋,貌似還是佛教贏得了這盤棋了。

神說,要有光,女禍說,我使勁捏。

《今日簡史》之三:絕望與希望

從遠古走來,是從無知走向有知,這得要有個過程,面對未知的玩意人類實在想不出答案,那就造出讓自己自洽的答案出來,所以整出了無數神話故事,那怕從非洲出走的人類分化得如此厲害,但是本質上沒有改變,那就是:造神。

在造神的過程中,帶來的並不是和平和安寧,而是宗教的不寬容,雖然龐龍寫下那部大部頭的《寬容》,個人卻從其中讀出了宗教不寬容。

《今日簡史》之三:絕望與希望

面對宗教的壓迫,這是一件很絕望的事,不管是異教徒還是無神論者,很多時候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但是希望永遠存在,世俗主義慢慢磨平了宗教的利齒,因為當許多未知變成有知之後,宗教壟斷的知識和隱藏在其中的面紗只能變成皇帝的新裝了,大家都看明白了,若是你依舊相信那就相信吧,若是不信,那就投入到世俗的懷抱。

正如作者在本章最後說的:

不去任何宗教場所,不信任何神,也可以是一種選擇......,世俗主義,就能為我們提供所需的所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