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祕密,你知道嗎?

冬至的秘密,你知道吗?

中醫雲:“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亦應之。”即冬季應講究“養藏之道”。

冬至的秘密,你知道吗?

圖據網絡

也就是說,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冬天人們食慾大增,脾胃運化轉旺,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不僅能調養身體,還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那麼,冬令進補應選在什麼時間最好呢?

民間素有“氣始於冬至”的說法。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冬至被認為是健脾胃養生的最佳時節,《易經》中亦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具體地說,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說明在冬至前後進補最為適宜。

進補方法有兩種

冬至的秘密,你知道吗?

圖據網絡進補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食補,二是藥補。但“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滋補通常可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1、氣虛,常見症候有精神倦怠、語聲低微、易出虛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補氣食品,是指具有益氣健脾功效,對氣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藥、胡蘿蔔、豆漿、雞肉等。2、血虛,常見症候有面色萎黃、唇甲蒼白、頭暈心悸、健忘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等。補血食品,是指對血虛證者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動物肝臟、動物血製品、龍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海參、魚類等都有一定的補血作用。3、陽虛,常見症候有面色皚白、四肢不溫、陽痿早洩、納少便溏、舌淡嫩、脈微細等。補陽食品,是指具有補陽助火,增強性功能的功效,對陽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羊肉、蝦類、鹿肉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鴿蛋、鱔魚、淡菜等也有補陽作用。

冬至的秘密,你知道吗?

圖據網絡4、陰虛,常見症候潮熱盜汗、五心灼熱、口燥咽乾、乾咳少痰、眼目乾澀、舌紅少苔等。補陰食品,是指具有滋養陰液,生津潤燥的功效,對陰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銀耳、木耳、梨、牛奶、雞蛋、葡萄、白菜等。除了嚴格按照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方法以外呢,因冬季氣溫低,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應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可產生更多的能量,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外出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冬至的秘密,你知道吗?

圖據網絡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適量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因此,此時節一定要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和體育鍛煉。比如平時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慢跑、打拳、舞劍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冬至的秘密,你知道吗?

圖據網絡但切記冬至時節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避免損傷陽氣。

“三九貼”

“冬至”是陰陽轉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冬至來臨及其後的“三九天”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節。每當寒潮來襲,體質較弱的兒童和老人就比較容易出現感冒、咳嗽、氣喘等症狀,原來患有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反覆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患者病情也容易復發和加重,中醫學稱之為“冬病”。“冬病”的主要原因在於寒邪強盛和陽氣不足或虧損,導致寒凝經脈,經氣運行受阻,陰陽失衡而導致疾病的發作或加重。“三九貼”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藥外敷特定的穴位,以達到祛除和預防疾病的一種中醫傳統外治療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