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感谢你们,孩子们收到图书,一定会很开心!”从贵州省普安县回到镇海以后,陈伟高一直没闲着。

在他的促成下,镇海女企业家协会和镇海团区委准备向普安县的15所小学定向捐赠2600多册课外图书。那么,通过“书知天下·镇海人”这个公益活动,受惠的学校数量将会增至68所。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回到镇海以后,陈伟高还在忙他的公益活动

在很多沿海发达地区人的心目中,扶贫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捐点钱、捐点自己已经不爱穿的衣物,这事就成了。但如果没有看到当地人的生活,不了解他们真实的需要,我们做的事往往只是感动自己。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与粗放相对,这项工作被不断地细化、精准化,实际工作过程更是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今天依旧在扶贫路上努力探索,从捐书活动中,我们便可窥得一二。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陈老送来的书,除了有汉字,大部分还有拼音和插图,非常适合我们的学生。”在距离普安县城33公里的中南白水希望小学,校长张健带我们参观学校图书室。

书架上的图书并不少,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许多儿童读本早已被翻烂,而像《水浒传》《堂吉诃德》这样的名著却崭新如初。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陈老早前拍摄的照片:大部头书籍没人读,低幼读物却早已被翻烂

白水小学并非个例。早在捐书活动发起之前,陈老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的教育水平比不上你们沿海地区,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里很大一部分不是汉族学生。”张校长告诉我,白水小学212名学生里,光苗族学生就占了一半。

这些孩子在上一年级时,往往还不会说汉语,到了二、三年级时,很多孩子依旧需要借助拼音来读、写汉字。

“这些名著当然是好书,可是孩子们根本看不懂,也没兴趣去读,而他们真正喜爱的读本,翻来覆去只有那么一些,或者根本就没有。”陈老并不是第一位捐书的人,“书知天下·镇海人”也并非第一个向贫困地区捐书的公益活动。但他们却是最认真执着,想要精准解决孩子们缺课外书这一难题的。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镇海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帮助陈老选购图书

所以捐书活动开始后,陈老除了委托镇海区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帮忙采购适龄图书之外,自己也常常到新华书店翻看新出的、适合小学生读的图书,他也常问自己正在读三年级的孙子,他和同学们现在喜欢什么书。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图文并茂,还有拼音,更便于孩子们阅读

“把我们镇海三年级孩子看的书,给他们五年级的孩子看,这样就刚刚好了。”以此类推,这是陈老总结的经验。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行驶在普安县白沙、高棉两个贫困乡的山路上,这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数据显示,2017年普安全县完成公共财政收入8.48亿元,

这个地域面积接近镇海区6倍的大县,目前仍有贫困人口两万多人(年收入2300元以下)。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普安山区艰苦的自然条件

“普安贫困的原因,除了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缺乏资源、项目等客观因素之外,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这一点也非常突出。毕竟人,才是脱贫的关键啊!”陈老说。

孩子是普安的未来,是当地脱贫的希望。扶智、扶志对象应当首先锁定在他们身上。

“老匡,我有个想法,让你们的三年级学生,和我们镇海外语实验学校三(2)班的学生一一结对,你看好不好?”陈老在辣子树小学提出的想法,在他回来后很快便落地生根。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陈老回来后拟出了结对名单

数年前,在陈老的推动下,曾有个别的镇海学生和当地学生结对。如今,镇海的孩子有的在国内上了大学,有的去了海外深造;而当地的孩子无一例外在不到20岁的年纪已经结婚生子,有的甚至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让孩子们结对,不仅仅是让两地的孩子相互交流、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山区的孩子看到,在同一个年龄段,镇海的孩子在做些什么,只要他们把书念好、念下去,人生就不会只有这么一种选择。”陈老说。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非常钦佩陈老,在这样的年纪还能如此有心去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也应该尽我所能,出一份力。”

镇海区图书馆馆长钱俊是“书知天下·镇海人”较早参与者之一。直到今天,她和她的团队依旧负责为这个公益活动采购挑选图书,而她也在通过自身渠道向其他偏远地区捐赠图书。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陈老因扶贫获得过很多荣誉,今年他又被先后评为“宁波好人”“浙江好人”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坚持。虽然我已经71岁了,不过我还想继续做下去。”虽然身体已不如年轻时,但陈老却告诉我三句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做自己高兴做的事。”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每年,捐书活动都会留下签名纪念

其实,捐书活动举办的这十年来,不仅家人给与支持和参与,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陈老的感染,并认同他的理念。活动的参与面也从一开始陈老身边的朋友、同事,逐渐扩大到了学校、社会团体和企业。

陈老计划在未来,还要为普安县剩余的50余所急需课外图书的困难小学发起捐赠。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孩子们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并将该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而陈老和他的公益活动不仅对象精准、方式精准,也在与时俱进,似乎早早地就和“精准扶贫”的思想连结起来,并且给了许多人以启发。

在国家大扶贫的格局下,尽管陈老的工作有些细微,但正因为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干部呕心沥血,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才能得以保证。

捐书十年再出发!他让乌蒙山里的娃娃长出看世界的眼睛

还有许许多多像陈老一样的扶贫干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今天,依旧有许许多多来自镇海、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党员干部前赴后继,扎根到普安县、扎根到祖国其他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医院学校,默默地践行着“精准扶贫”,并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些落后地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靓丽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