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麼?不過是會呼吸的夢

人是什麼?不過是會呼吸的夢

【一】 不只人會呼吸

呼吸之間,人自以為存在。萬物都在呼吸,包括石頭。天地都在呼吸之間,一刻都沒有停息。

人在宇宙, 可謂須臾,石頭歷經滄海桑田,也會改變模樣,人卻連灰燼都很難留下,人不知道石頭也會呼吸,地球也有生命,凡事只要有開始,就會有結束。看似漫長的人生,與生命更為漫長的地球或者宇宙相比,就是瞬間,出氣兒的頻率不一樣罷了。

真正深邃的思想蘊含在宇宙萬物之中,謂之:道,即自然規律。人們僥倖獲取一二,大可不必沾沾自喜,就像在海邊拾到的一兩個貝殼一樣,那不是大海的全部,也談不上一部分,是微乎其微。所以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未知的東西,人們窮其一生也探索不完。我們首先能做到的只是不停呼吸,藉以證明自己還活著。

【二】只有人會做夢

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來不及思考的東西太多,尚待發現的東西也太多。人,充其量是會蠕動的碳水化合物,有點像化學元素成了精,所有語言、文字、感情 ,甚至所謂的思想,只是一切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不會的雕蟲小技,在時間和空間當中,是微不足道的,說成幻象一點都不為過,其實就是一場夢。回憶過去,都會感嘆;人生如夢!人還真的會做夢,晚上做,白天也做,俗稱白日夢。

是非恩怨,愛恨情仇,悲歡離合,親情緣分等等,在呼吸停止之後,一切清零,死時才大夢初醒。縱有牽掛,或被牽掛,也無濟於事,時間總會抹平一切,讓一個人好像根本就沒來過這個世間一樣,比煙消雲散還乾淨。就像你不知道自己的爺爺的爺爺長的什麼樣,你自己的孫子的孫子也不知道你長得什麼樣,因為他不再關心這個,彼此不在一個夢境之中,你就和他沒了關係。流芳千古,或者永垂不朽只是人的一廂情願而已,都很可笑。

人卻無時無刻不被自己的幻象折騰。生存的競爭,貫穿了人類的始終。爭權奪利,明爭暗鬥,互相撕咬,原始社會這樣,現在還是這樣。只不過原來是爭一塊肉,現在是爭更多的肉。都是為了飼養這個最終化為青煙的夢。從人的動物性的角度看,人和動物求生的模式是一樣的。億萬富豪和貪官在某些意義上,和傻子不相上下,他明明知道自己需要不了那麼多,但還是會去爭取那麼多,有些人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死的時候,他一定會後悔,他寧願身無分文,也不想死,有點像傳說中的饕餮,永遠不知道什麼叫飽,一直吃,直到把自己撐死。他們掠奪了別人的養夢的飼料,他們也提前失去了夢,但夢是沒有重量的,所有人的夢都一樣的虛無。

只有人會做夢,人也就有了無盡的痛苦,永遠的不知足,就永遠的不能滿足,像一個巨大的漏斗,填進去多少慾望,接著就會生產出多少新的慾望,慾望滿足的同時,失望也隨之而來。

儘管如此,人生這個做夢的過程,還要面對很多現實的問題,吃喝拉撒一天都不能沒有,不然夢就會被餓死。為了繼續做好春秋大夢,人就有了進取心。僅僅為了吃飽飯,睡好覺,豬都能做到,但人希望比豬更浪漫一點,更高大上一點,豬不這麼想。這樣一來,人不僅要折騰現實,還要折騰理想。那就是在精神層面的追求,不斷的想超越自我,超越現實,夢境隨之華麗多姿起來。這是人類神性的一面,精神意義上的人,與其他生物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故人類自戀的稱自己為天之驕子。

【 三】夢的軌跡

人一生的軌跡, 從抽象的時間概念來說,就像一條緩慢蠕動的蟲,帶著時間跑的蟲。如果用全息的方法把人的空間挪移連貫起來,人就是一條長長拖著尾巴的蟲,在男女交合或者彼此擁抱的時候,兩條蟲粘合在一起,然後又分開,從全息圖像上來說,像是蟲子身體發了叉,沒有什麼美感可言,在人口擁擠的今天,擠公交車或者集會是家常便飯,黏在一起的蟲體早就凌亂不堪,整個地球上的人類,身影越來越模糊,混沌一片,形成了會呼吸的一團雲霧,五彩斑斕的夢糾纏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夢團。

這團生生不息的雲霧,創造著歷史,改變著現實 ,製造著夢想,也毀滅著理想,建造著奇蹟,也消亡著看不見的未來。在萬能的神的俯視之下,地球依然平靜如初,即使迪拜最高的高樓,僅僅像一枚繡花針一樣紮在地球表面。大片大片的城市、鄉村,不過是地球表皮的傷疤而已。人類的夢遊走在地球的傷疤之上,人就成了囁嚼傷疤的 寄生蟲。

人從小到大,到老,踏著時間的暮鼓晨鐘起舞,伴著成長的喜憂吟唱,小小的個人世界,淹沒在這團雲霧中,儘管精彩紛呈,卻也悄無聲息。

【 四】 夢的角度

從個人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大人物的權利讓你望塵莫及,輝煌的成就讓你頂禮膜拜,生活的壓力讓你喘不過氣,社會的不公讓你咬碎牙齒。凡此種種,還不足以讓你覺得人是宇宙之中極其渺小的存在,因為你沒有過多的時間仰望星空,也可能因為汙染的原因,你看到的天空一直很低。你感知的世界是一個具體而物質的世界,外界多少星系,多少空間,與你關係不大,為幾十平方房子的事,都累彎了腰,考慮銀河系或者河外星系之外的事,的確有點力不從心,但是人可以在無限的宇宙空間中,有一點實用的東西,那就是轉換不同的視角,在生存狀況不太樂觀的時候,多抬頭看看天,看看夜空,對比一下是人大,還是天大,答案肯定是天大,人的渺小就顯而易見了。

渺小的人怎麼會碰到天大的事呢?真有天大的事,遭劫就不會只有一個人,人只要看清楚天地、生死,就沒有了什麼可怕的事情了,因為大不了一死,而且再偉大的人也難逃一死,死都死了,天大的事還叫事嗎?只要不死,就說明這事兒沒天大。這樣心境就會釋然不少。如果人只會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人會把自己當成天,沒有再比自己更重要的東西,一旦遇到死角,就鑽不出來。人既然具備思考的功能,也就具備想象的能力,也有選擇思維方式的能力。這個現實的世界,其實是被具有想象力的人在統治,就是那些經常抬頭看天的人在統治。只顧埋頭拉車的人連腳下的路都看不到全貌,只有聽吆喝的份了。

再換一個視角,那就是螞蟻的視角。螞蟻看人,人就是神,因為人一腳就能踩死很多隻螞蟻,一泡尿下去,螞蟻的世界就會洪水氾濫,出現很多災民,甚至有螞蟻為此付出生命,厲害的人常說,我弄死你就像捏死一隻螞蟻,但很少有人思考,我們為什麼要無端的迫害一隻螞蟻,因為我們漠視了它們的存在,它們和我們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雖然同住地球村,但地球是人在統治,其他生物只是我們的食物,不是食物的,我們就當它們不存在。但螞蟻不這樣想,螞蟻因為看不到人的全貌,視野也不開闊,它會把人當做自然界的其他災害混為一體,統統歸結到不可抗力的範疇。

如果把視角進一步調小,進入到微觀的世界,只用把一粒沙子在顯微鏡下放大300倍,每一粒沙子都如同一個完美的小世界,讓你真正理解那首詩: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一片平常的樹葉,在高倍顯微鏡下,甚至能看到細胞中的分子構成,直至碳原子,目前科學不能細分的竟然是能量的運動,像宇宙天體一樣,運動速度驚人。但直到今天,人們也不知道能量的原動力從哪裡起源。

人自以為是地球的主人,那是人的狂妄與自大,其本質與一粒沙子、一片樹葉沒有本質的區別,也不能有太大的優越感,從能量的角度,是一樣的。 宏觀到微觀,是智者的視角,人沒有前後眼,也不可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但思維方式可以幫人來實現,具備多元思維的人,就不容易迷失。夢境的天馬行空,實際上是人超越現實的最好表達,可惜華麗無比的夢,一聲鬧鐘就把它驚碎一地。人生這個大夢,不也如此嗎?誰沒經歷過夢想的破滅,這個人就根本沒有夢想!

【五】夢不會終結

人的呼吸會停止,但夢不會就此終結。我相信靈魂的永遠。我們今生,此刻,只是和宇宙一起生長的一個階段,我甚至覺得無所謂生死,靈魂只要不死,人就不曾真的死去,也未真的出生。這一世結束,只是這一世的夢告一個段落,我們置身這一世的夢境,覺得無比真切,吃喝拉撒睡,樣樣不少,喜怒哀樂愁,豐富多彩。可是不知道,大千世界,有一個主宰在幕後控制,我們暫且給他起個名字,叫做神吧。他其實是一個十足的遊戲愛好者,設計了宇宙浩瀚的場景,也不放過細節的追求,特別是創造了這麼多自以為是,這麼愛折騰的人,人們自以為是在真實的生活,其實不過是神的玩偶,這個場景的任務結束,他會給你調換個地方,重新開始,就是俗稱的輪迴,有很多地方發現了再生人,能記起上一輩子的事情,足以證明這個遊戲是多麼的讓人身不由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這個恢弘遊戲的情節而已,可悲的是我們還那麼投入,那麼相信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我們的肉體只是這一世承載我們靈魂的媒介,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善待它,不然遊戲就玩得不夠盡興。我想起童安格有首歌《遊戲人間》:何不遊戲人間,管它恩恩怨怨多少年。

這個神,其實沒那麼神秘,我理解他就是自然規律,很多未知的東西尚待我們發現而已。無知者無畏,這句話不對,其實我們應該對神秘的世界充滿敬畏。

【六】夢的成長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們總在無盡的追求,探尋未知的世界。好奇心強的人,甚至喜歡探尋別人的隱私,每次看到網上,偌大年紀的人了,還在費盡心思的偷拍女人的裙底,我就覺得好笑,太頑皮了! 科學家則在孜孜不倦的探尋宇宙的黑洞,杞人則在千年之前就在憂天,害怕天塌下來。今人和古人在好奇心上有著同樣的愛好和擔憂。

而我們,被這個神沒有賦予主要角色的遊戲工蟻,被統稱為芸芸眾生,說具體一點是飲食男女,彷彿只知道吃喝,儘管如此,也有說不出口的理想和抱負,我清楚的記得,看過網上一個畫面,一個年老的乞丐在當街向一個比他還慘的女精神病流浪者“示愛”,場面很是震撼,絕對超過“馬震”!無論多麼卑微的人,也有欲求。稍微自以為體面一點的人,大多也像橫店的群眾演員,想著不少好事,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出演個男一號、女一號什麼的,殘酷就來了。我在很多場景上就看出生活殘酷的一面,雖然畫面很養眼。例如:一個很大的樓盤開業,露天的舞臺上,幾個衣著很暴露的少女,勁爆的跳舞,觀眾寥寥,這不算殘酷,天空飄著雪花,還颳著風,這是主要的,我就覺得殘酷。一個很小的理髮店,一大早,四五個奇形怪狀的年輕人,在聽也是一個紅頭髮的人在訓話,訓完話,喊口號:好!很好!非常好!越來越好!我也覺得很殘酷。如果看到城管粗暴的驅趕小商販,畫面就不那麼養眼了,但一樣的殘酷。

我被自己玩殘的今天,超過以往吃喝無憂的任何時候 ,整天思考人這個東西,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這是我的好奇心,和探尋宇宙秘密的科學家一樣,雖然不一定會研究出什麼成果,但不負責任的結論還是要有的。我發現人其實就是會呼吸的夢,總是被自己的夢牽引著,是好夢,是噩夢?存乎一心,一念之間。周國平說,首先是慾望,然後才有禁忌,然而事情還有另一面,那就是先有禁忌,然後才有觸犯禁忌的慾望。我說:人性的弱點在很多事情上,一直會佔上風,人和自己玩的時候,總是玩不過自己。這也許就是神在造人時設下的陷阱。他追求的是整個遊戲的趣味性,對一個個體來說,卻是複雜性,人有時候無法左右自己的未來,當程序進行到失敗模式時,無論你怎樣努力,結果就一個字:屁!因為你的慾望矇蔽了你的方向感,雖然人的雙眼長在前面,但看到的並不一定都有前途。

只要你太執著於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為這個事情找太多的支持理由,到頭來你會發現已經無路可走,這個時候,有兩種選擇,一是一條道走到黑,二是回頭是岸,人們似乎更欣賞苦戰到死的英雄,卻對黎明前的黑暗時悄悄撤退的人嗤之以鼻,或者感到惋惜。我卻堅信,還有第三種路可走,那就是靜一靜,先看清方向再走。思維的角度就是夢的廣度,人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是思想的成功。太過現實的人,很難走出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狀態,在臺上跳舞的小姑娘們,如果總是期盼著明天的下一場演出,能掙上好幾百元,而不是去想換一個不靠肢體語言來掙錢的工作,她的思想就會在身體的跳動中鈍化,在音樂的引領下習慣,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真正成為玩偶。每次看春晚,我都為伴舞的、合唱的抱不平,他們只是畫面,只是聲音。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都是路人甲。太多人屈從於生活,就是我們缺少人類應有的神性的一面,夢的太具體,太執著於眼前的已有,缺少想象力,缺少稍微空靈的東西,偶爾有個遠大的志向,還是買彩票能中一千萬。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無所住,放下執著。能夠放下的前提是,我們先要看破,能夠看破的前提是思想的高度,思想的高度需要思考,思考就需要擺脫現實的侷限,擺脫的勇氣來源於對生活的自信,自信的條件是我們還活著,活著就要呼吸。

我們是會呼吸的人,我們有夢。有夢想就有未來!也只有歷經過一些東西,才會明白一些道理,才會改變一些思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稚嫩的夢才會慢慢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