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老舍寫了茶館,卻不知他本就愛茶成痴

你只知老舍寫了茶館,卻不知他本就愛茶成痴

  • 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

文人與茶似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茶的存在好像就是為了映襯文人墨客的清雅,古今中外皆不例外,只不過國外喜歡喝咖啡,老舍自己就有一個邊喝茶邊寫作的習慣,他說“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蔻蔻(即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茶為文人墨客所營造的氛圍與他們身上的雅緻與淡泊相得益彰,或許正是在茶的陪伴下,他們才能身處一片寧靜以得萬千思緒。


你只知老舍寫了茶館,卻不知他本就愛茶成痴


  • 中國人喝茶都是從早到晚的

“一杯茶從早喝到晚”的確能概括了中國人對茶的熱愛和飲茶習慣,並且即便是走出國門中國人也改不過來,老舍就因為這個習慣在國外鬧過一個小故事。老舍去蘇聯開會,蘇聯人也知道老舍愛茶,給準備了一個暖水壺,給老舍泡上茶,一杯茶剛泡好沒喝幾口,就被倒掉了,老舍生氣的說“他不知道中國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是啊,能喝茶一天喝到晚的怕是也只有咱們中國人了,西方人總是把茶分成幾個時間段的茶,比如早茶、中午茶、下午茶等,在中國可就沒這個忌諱了,想喝了就喝,直到現在,雖然街市上各類飲品五花八門,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到很多端著一杯茶一天不離手的發燒友。


你只知老舍寫了茶館,卻不知他本就愛茶成痴


  •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中年喜到故人家,揮汗頻頻索好茶。

且共兒童爭餅餌,暫忘兵火貴桑麻。”

近代的大家多相互熟絡,交相往來,常有聚會沙龍,可以說是真正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們聚在一起都愛做什麼呢?怕是最大的共同愛好就是喝茶了吧,老舍就是這樣一個人,喜歡用茶招待客人,也喜歡去別人家討茶喝。比如不愛喝花茶的汪曾祺只喝老舍家的花茶,而老舍愛蹭茶喝都有經驗成詩“中年喜到故人家,揮汗頻頻索好茶。且共兒童爭餅餌,暫忘兵火貴桑麻”


你只知老舍寫了茶館,卻不知他本就愛茶成痴


  • 茶痴要戒茶?

老舍十分愛茶,不管什麼茶都願意嘗試,並且一日離不開茶,但就是這樣愛茶之人卻要作《戒茶》一文揚言要戒茶,他說“恐怕呀,茶也得戒!我想,在戒了茶以後,我大概就有資格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兒,別把罪受夠了再去!想想看,茶也須戒!”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抗戰困難時期大後方物價飛漲,茶葉不例外,茶葉價貴已經達到吃不起茶的地步,可儘管如此老舍也在《戒茶》中說“我不知道戒了茶還怎樣活著,和幹嗎活著。但是,不管我願意不願意,近來茶價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雞皮疙瘩”,老舍對茶之喜愛透過文字也能感受到了。

現在茶價不再貴得吃不起,愛茶之人不必擔憂戒茶的問題,所以,愛茶就好好喝茶吧,在這一點我們可是比老舍要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