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魚,到底該不該被迫去爬樹?你來回答

吳剛作文今日頭條

有個片子非常有意思。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非常嚴肅認真了呈現了當代教育所處的迷思:以“優秀”和“精英”為導向的培養準則,正在把個性迥異的孩子們進行比較和測量。

整齊劃一的衡量和判斷標準,讓有另外一些不被主流認可的能力的孩子失去話語權與創造的可能性,而成為單一標準下的犧牲品。中國人最喜歡的“互相比較”,正在不斷製造著“成功焦慮”,讓人的內心陷入一種盲目和混亂中。

而,事實上:

每一分鐘用來與他人比較,與外界追趕的時間,都是失去創造自己價值的時間。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是雛菊就把自己變成一朵最綻放的雛菊,不需要把自己變成牡丹和玫瑰。

每個人,都是天才。

不要強迫我們的孩子,成為一條奮力爬樹的魚。

臺灣著名作家劉墉曾寫過一篇書,叫每個人都是天才。今天節選其中一篇,我們可以多個角度來看待孩子,甚至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條魚,到底該不該被迫去爬樹?你來回答


每個人都是天才(節選)

劉墉 | 文


1、原本他應該得“丙”

大學畢業的第一年,我回到母校教書。有一天,改學生的書法,發現有個學生寫得又黑又髒,但是筆墨縱肆,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我舉著硃砂毛筆,看了又看,不知怎麼給分數。論“規矩”,他的字實在太亂;論“氣韻”,他的字又別有一種“丰神”。

最後,我批了“甲下”。

書法作業簿發下去了,我看到那學生眼睛瞪著自己的成績,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也見到他旁邊同學的奇怪反應。我猜想:他們一定認為我這個導師亂批。

於是我對全班說:“某同學的書法,以一般的標準來看,我應該給他丙,但是我發覺他的字裡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大家要知道,字寫得漂亮不難,但是寫得自成一家,別有風骨,就不容易了。凡是成功的書法家,必定都因為他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味道。”

然後,我把那學生叫到桌前:“你下次只控制自己的筆,不要寫出框子,就會好多了。你想想,一個有才氣的人,如果又能約束自己,腳踏實地地學,當然容易成功。”

我相信,那時候班上每個學生都看到了,他一天天進步,一天天收束。他的本子不再又髒又爛,他的字不再橫塗豎抹。最後,他居然能代表班上參加書法比賽。

如果有一天,他成為名書法書,我一點也不會詫異。當然,我也可能對自己的“識才”而沾沾自喜。

2、識才的老師,能把每個學生調教成天才

識才的老師,能把每個學生調教成天才!

對的!調教成天才!

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也就都有他不同的氣質,只要你細細觀察,即使看來駑鈍的孩子,都有他傑出的一面。

把那一面找出來,誇讚他、鼓勵他,你會發現那學生先會驚訝,不信自己有這才能,經過你分析,他開始接受、開始發揮、見出成績,於是有了更大的信心。

一個好的老師,足以廉頑立懦,改變人的一生啊!

3、你是自己的好老師

讀王鼎鈞先生的回憶錄《怒目少年》,看到許多“好老師”與“壞老師”的影子與影響,也看到王先生的一段話——

“沒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學校;沒有好的學校,只要有好的老師;沒有好的老師,只要有上進的志氣!”

我要把王鼎鈞先生的這段金言送給每個學生,而且對大家說:

如果你沒遇上好老師,沒關係!不要怨!你可以假設你自己是好老師,從自己的身上發現各種優點,然後發揮自己、鼓勵自己、肯定自己、完成自己!

你要相信,上天給每個人一份天才,只是它藏在某個角落,等著你的老師、你的長官、或是你自己,把它發掘發來。

藏在你家中的寶藏,當然該由你自己最先發掘,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