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復學,老師“被迫”在線營業,看看區塊鏈能做點什麼?

最近因為疫情原因,大部分學校延遲開學時間,同時為了不耽誤學生們的上課進程,多數學校開設網課進行線上課程,線上課程其實在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有關網絡以及網絡教育,我們就不能不想到區塊鏈,以及其在教育方面能夠做出的改變和變革!

那同以往“區塊鏈+”介紹一樣,我們先來看看傳統教育行業中都存在哪些問題?然後再來看作為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的區塊鏈,又是如何解決傳統教育行業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1: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差異化程度大

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各地區發展水平不一。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經濟和社會意識都處於領先地位,教育意識和教育投入都大於欠發達地區,造成了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同時現在隨著人們對教育的看重,愈加多的校外補習班和特長班應聲而立,報班費用動輒成千上萬,這對於普通家庭造成的負擔不小。

延遲復學,老師“被迫”在線營業,看看區塊鏈能做點什麼?

又因為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問題,導致教師的在職培訓困難,待遇偏低,迫於經濟壓力和追求更好的經濟條件,有才能的優秀教師多會選擇發達地區的重點學校任職,這就使得城鄉之間,重點院校與普通院校之間的師資差距愈加擴大,也陷入了“強者愈強,弱者恆弱”的局面形成。師資隊伍發展不均衡也導致了學生受教育的差異化程度非常之大,而隨著貧富差距日漸變大,也就應了人們經常所謂的那句“一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的話。


解決:點對點傳輸機制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

區塊鏈的點對點傳輸機制,能夠省去中間環節,優化教育業務流程,實現高效、低成本的教育資源交易和共享。因為經濟差距,造成的教育差距,說到底是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那麼不妨打造一個點對點傳輸的區塊鏈教育系統,將所有教育資源上鍊,所有有需要的學生能夠在這個系統中通過支付較為合理的費用進行資源共享和學習,既能有效提高資源共享率,又能有效解決資源孤島問題,同時因為面向學生範圍廣,數量大,對於資源提供者和創造者的收入提升也同樣很有幫助。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優秀教師得到公平的經濟收入,又能保證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也使得優秀的師資力量能夠通過區塊鏈系統進行合理均衡的分配,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學生都能通過豐富優質的鏈上教育資源,進行不同階段和不同程度的學習。有助於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並積極響應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為我國人才儲備做出積極貢獻。最後則是鏈上學習能夠有效降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成本投入,這對於降低學習成本費用,促進普惠教育也同樣非常有利。

問題2:學術論文造假、冒名頂替上學等問題屢禁不止

前段時間,微博熱搜先有多年以後女子發現自己被冒名頂替上學一事,後有多次因學術論文或造假或抄襲之事登上微博熱搜榜單。這些事件反映了學術界、教育界弊病問題嚴重不爭的事實。寒窗苦讀多年最後卻遭人頂替而改寫一生,學生老師辛辛苦苦找資料做調研寫出的論文,最後被位高權重的教授校長署了名,還有假博士翟天臨事件,這都是多少學子和學者的心酸和無措。

延遲復學,老師“被迫”在線營業,看看區塊鏈能做點什麼?

冒名頂替和學術造假問題,一方面源於傳統教育服務被學校或政府機構壟斷,從而導致了信息不透明以及完全中心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則源於人們對學術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薄弱,從而讓有心之人有機可乘。


解決:加密算法保證信息不被洩露,可溯源特性保護智力成果。

區塊鏈可以用來開發去中心化教育系統,打破傳統壟斷局面,能夠有效減少人為介入導致的徇私舞弊問題發生。同時對於學生的數據和檔案記錄,可通過加密算法進行公鑰私鑰的加密設置,私鑰只有學生本人擁有,自行保管和進行數據查看,能夠有效減少隱私洩漏、信息篡改等問題的發生。

而對於學生學術論文等智力成果被抄襲、剽竊行為,以及學生成績、個人檔案、學歷證書等重要信息,則可通過區塊鏈上鍊的可溯源特性進行有效保護。學生可通過在所屬教育區塊鏈系統中,上鍊自己的個人數據,發表自己的論文及學術成果展示等等,區塊鏈可溯源特性能夠進行自動追蹤、查詢、獲取,從源頭上保護每一位學生的智力成果,有效防止知識成果被抄襲,同時保護自身數據不被篡改和竊取。這對於打造良好學術氛圍,鼓勵知識創新,保證教育公平等方面意義非凡。


問題3:應試教育體制固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力弱

主動學習和被動接收兩種方式,哪種更有利於積極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儲備?我國教育行業目前普遍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小學、初中、高中上學抓得非常嚴,且以老師“灌輸”以考試為重點的知識為主。這種應試教育極大程度的磨滅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限制了學生髮散性思維和創造型思維的形成。而到了大學管理相對寬鬆,學習成為次要。學生學習自主能力弱導致學生專業知識匱乏,發散性思維差導致創造力欠佳。這既不利於大學生就業,也不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輸出。

延遲復學,老師“被迫”在線營業,看看區塊鏈能做點什麼?

解決:激勵共識機制,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參與度和積極性。


前面我們提到的鏈上教育,可採用區塊鏈激勵機制促進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獲取和學習。比如在區塊鏈教育系統中通過添加虛擬代幣的流通機制。學生可以通過在該系統中進行提問,回答別人的問題以及發表自己的論文、智力成果等行為來獲取相應數量的虛擬幣,而這些貨幣則可以在該系統中進行學習資料和培訓服務的購買和使用。通過這種激勵手段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慾望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同時,大學教育相對寬鬆自由,可以借鑑2018年4月,由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創辦的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教育模式。與其他傳統高校不同,伍爾夫大學將不會擁有實體校園,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允許學者向未來學生宣傳其專業知識的應用平臺,學生則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在區塊鏈大學選擇專業課程。學校的管理將全部依託於區塊鏈平臺進行,區塊鏈技術將用於監管合同、學費支付,並記錄學生的學術成就和學分。一旦學生修滿學分,便可獲得學位證書。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根據分數調劑專業,而是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和需要進行專業選擇,這能夠有效減少因為體制問題導致人才埋沒等原因出現,還能最大力度發揮個人特長,對於打造差異化和富有創造力的人才幫助非常大。同時,鏈上大學能夠給大學生更多、更廣泛的自主選擇和時間調配。

根據興趣選擇鏈上課程修學分,節省學校上課聽講的時間,一方面學術派可以根據喜好進行深一步的理論知識探討和挖掘,並在鏈上進行分享和記錄,另一方面實踐派可以在校外進行公司實習,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從而給到更多學生更好的學習建議和工作建議,給到企業更多更好的建議反饋和創新創意。這對於培養不同類型的專業型創新人才作用匪淺,能夠極大程度地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同時對於煥發一個國家的創新力也意義重大。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可見人才才是國家經濟、社會繁榮的關鍵點之所在。而被視為改革利刃的區塊鏈技術,其賦能各行各業並革故鼎新的趨勢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不久的將來,整個教育行業將在區塊鏈加持之下,開始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生態優化探索。


原文鏈接:https://www.8btc.com/media/555020

僅供學習、分享、普及區塊鏈,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