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臺黃桃美名揚

武臺黃桃美名揚

種植品種有武黃83、武黃冠五、武連黃、武黃黑核、一二三代黃錦等二十多個品種,獲國家農業部"綠色無公害認證",是全國僅有三個黃桃生產基地之一。

武臺黃桃美名揚

武臺黃桃歷史悠久,據《平邑縣誌》第六編《林業》載:"平邑境內經濟林栽培歷史悠久,樹種以桃、蘋果、梨、山楂、柿子等果樹為主,桃主要分佈在武臺鎮,是黃桃集中產區,……到1988年,全縣有經濟林25.64萬畝,其中乾果10.77萬畝,水果6.65萬 畝,其中武臺1.9萬畝。"樹木品種節記載:我縣薔薇科樹種有"桃(桃樹)、黃桃、蟠桃(扁桃、悅並桃)、油桃(利尖桃、尖桃)、碧桃(重瓣碧桃)、垂枝碧桃、壽星桃、紫葉桃、山桃(山毛桃、花桃)、櫻桃(山櫻桃、青膚櫻、櫻花)等。"其中黃桃以武臺最多,歷史久遠。

武臺黃桃美名揚

武臺黃桃歷史悠久。據《費縣誌》記載:漢時"武臺土產曰黃桃,往時有桃貢,……北國之桃,武臺最佳,謂之黃桃"。"武臺之桃,饒陽之繡,安平之絹,皆一境之獨勝也。"明代黃桃開始大量栽培,清朝道光年間桃樹發展到10多萬株,分佈於武臺境內各個村莊,並列為進獻皇宮的貢品。

武臺黃桃過去是皇宮中帝王、貴妃享用的貢品,也是我國黃桃之魁。它個頭碩大(每個半斤左右),果型秀美,色鮮豔,皮薄肉細,汁甜如蜜。咬開如一包黃金,沁人心脾,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是出口的名貴水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