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共識」新時期文化藝術管理共同體——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年會成功召開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2018年12月1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創業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承辦,華夏博雅(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研究中心協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年會暨新時期文化藝術管理共同體高峰論壇”於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恰逢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0週年之際,匯聚全國藝術管理教育開拓者、相關機構負責人、媒體和文創產業領域精英,展開新時期多維度“文化藝術管理共同體”探討。在大數據、智能化背景下,倡導共創、共享新時代文化資源的模式,突破地緣、文化、城鄉和行業壁壘,以互聯互結的智慧,共同激發當下藝術生產、藝術教育向社會文化資源轉換、強化藝術教育一體化的實踐。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與會嘉賓大合影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會議現場

開幕致辭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杭間教授進行開幕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杭間教授代表中國美術學院,歡迎與會嘉賓並祝賀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年會在中國美術學院順利召開。杭間教授向大家介紹了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的院系特色發展及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群概況。並且杭間教授根據自身接觸藝術管理的經驗談到,目前中國的藝術管理教育在整個中國的藝術及藝術產業的發展上,面臨著許多建設點和機遇,中國藝術管理與國際藝術管理存在共同特性,但也需要呈現出自己的特色,存在很多不同於國際的藝術管理問題,期待各位老師、專家在兩天的論壇中發表高見,相信必定會給中國的藝術管理教育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藝術管理系主任、本屆論壇與競賽召集人單增教授主持開幕

年會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藝術管理系主任、本屆論壇與競賽召集人單增教授擔任主持,首先向與會嘉賓、參賽師生表示由衷的感謝及熱烈的歡迎,同時致謝中國美術學院領導部門及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給予支持與信任,並介紹了本屆年會基本情況,圍繞“多元、跨界、智能、創新、共享”理念設四場分論壇,聚焦於“智能化時代藝術管理開展的可能性和方式”、“藝術管理機構與院校交流機制與人才供需”、“文化政策與產業化運作對藝術管理的影響”、“不同藝術門類藝術管理教育學科建設的共性與個性探討”,在此期間邀請藝術體制機制的一線參與者及各類院校的藝術管理者共同參與,探索新理念、新機制、新未來。本次論壇同時舉行全國藝術管理學生創意策劃競賽,匯聚全國46所院校的141組團隊,經過嚴格評審,26所院校的35組優秀團隊進入決賽,在民藝博物館進行最終角逐。本屆年會特別增設藝術管理青年圓桌論壇,激發獎勵年輕一代勇於創新,佇立潮頭,展望未來的夢想!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第三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主席,南京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管理學科董峰教授致辭

第三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主席,南京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管理學科董峰教授對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年會在中國美術學院召開表示祝賀,並對本屆年會的主題“新時期文化藝術管理的共同體”體現國美藝術管理學科積極呼應當前文化教育變革表示認同。今天的時代可以說是錯綜複雜,而又瞬息萬變,不管世界如何發展,總會有永恆和樸實的價值內容存在,尤其需要藝術管理各個領域的相關者銘記、恪守以及發揚光大。在永恆與樸實意義上來說,大學的源頭或者說大學的本質就是知識共同體、學術共同體,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論辯、交流、成長的地方。藝術管理不僅需要高校內部的藝術管理共同體,而且也需要社會外部的一個聯合體,積極來推進民主寬鬆的活躍共同體的建構,可以說這也正是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承辦這一屆年會的初心所在。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世界文化藝術管理學會的創始人及學術委員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管理委員會主席Francois Colbert致辭

世界文化藝術管理學會的創始人及學術委員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管理委員會主席Francois Colbert在主題演講中強調了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並向與會人員提出三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培養藝術管理人才中學生應當具備哪些品質?教育者應當如何施教於學生?藝術管理應當如何把文化帶到不同的國家?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黃駿教授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黃駿教授提到,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是中國美術學院構築“東方學”學科集群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代表中國當代視覺文化建設與藝術教育高度的新型特色學院。藝術管理專業以“藝術智性學”為基本內核,強調“一法多能”和“藝理兼修”,以藝術實踐的上手經驗和方法論研究聯結為路徑,其核心研究是如何輔助使得藝術的創造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同時運用合理方法和優秀的鑑賞能力讓藝術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得以實現。當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為藝術管理專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黃駿教授肯定了藝術管理專業在當下藝術教育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希望本次會議能為中國高校藝術管理專業交叉學科的自我評估和發展樹立標尺,進而優化藝術管理專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和評估機制,構築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管理專業教育體系。

主題演講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公共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楊應時

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公共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楊應時以《藝術博物館教育人員的專業素養》為題進行了主題發言。中國美術館作為展覽的主要活動場所發揮著美育大眾的重要作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始終強調其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中國美術館開展了多種教育形式並與其他領域的藝術機構、院校合作,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專業人員並在工作中始終強調思辨精神,創新精神與協作精神。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文旅部海外中心副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出站博士後許立勇

文旅部海外中心副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出站博士後許立勇圍繞“政策、產業、管理之間的關係與協調”做了主題發言。通過“取勢”、“明道”和“優術”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講述,並在“特色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三個方面做了總結。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

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就《博物館對於藝術管理人才的需求》進行講演,提出在歷史發展中博物館職能與價值使命的變化,肯定了博物館作為創新驅動力場所的重大作用,闡述了博物館所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專業人才的缺失。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前臺灣美術館館長薛保瑕

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前臺灣美術館館長薛保瑕透過「文化的推手——美術館多元化的藝術教育」的主題,引介美術館與藝術院校暨志工教育的交融界面,分為美術館與藝術院校的藝術教育面向和美術館的志工教育兩個方向,共從五個子題講述:思考亞洲現/當代性的變異、轉折與開展;建構藝術發展系譜學的研究工作,來呈現臺灣藝術多元發展面貌;為推動臺灣當代新媒體藝術,建置開放式資料庫;以推動多元視覺文化張力,「跨域」連結縮短著與藝術世界的距離等。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柏林藝術大學藝術學科研究委員會終身主席、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特聘教授 Wolfgang Knapp

柏林藝術大學藝術學科研究委員會終身主席、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特聘教授Wolfgang Knapp 在主題發言中首先將藝術行政、藝術管理和藝術組織的詞源、詞義置於文化和歷史語境中進行解讀,並強調國際間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結合自身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的教學經驗與感悟,針對“藝術行政與管理語境中的現實挑戰與未來潛力”發問、探討。

最後,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單增教授針對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科建設方面的構想、實施及成果做了系統性介紹。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系現分為藝術行政,經濟和傳播三個方向,課程注重於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課程設置包含講座,工作坊,美術館、博物館等相關機構合作項目與學術交流。他提出的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中學科建設的框架結構、課程系統和中國美術學院多建構的藝術管理系課程體系模型深受學界及業界廣泛關注。與會嘉賓學者對中國美術學院在藝術管理教育系統建設的嚴謹性和系統性模型建設開創性思考給予高度肯定。

分論壇部分

智能化時代藝術管理開展的可能性和方式

本場分論壇聚焦在數字化、信息化時代,如何保證藝術管理的“人性化”、“藝術本體”的不可取代,同時又能在具體管理實踐中更好地利用智能化解決當下各類數據分析及服務,拓展跨學科交融所展現的文化新景觀。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副館長傅軍教授擔任本場分論壇學術主持。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智能化時代藝術管理開展的可能性和方式」分論壇現場

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杭州智雲實驗室張紫徽總工程師通過互聯網技術親身經歷信息化的三個階段,提出需要用生態的方式打造信息化的觀點。高級工程師、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對外合作總監雲霞老師認為“文化和信息化有一個共同的屬性,一旦一份拷貝就將會有無數份拷貝,一旦把數據,例舉說一個文物,從它的實體中抽象出來,就可以有很大的傳播空間”,實現文物數字化保護從實體走向數字化,需要建立完備的資源庫、知識庫。吉林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院長張旭教授對智能化時代的諸多現象進行了理論梳理與總結,並認為“文化+科技”是智能時代業態的創新,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真正加入到文化產業,必將帶來產業的升級,“智能+”不單是技術的融入,更是一場深刻的認知和思考方式的革命。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戴偉輝教授分析了物聯網、泛在通訊網、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社會、經濟、科技環境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提出了現代學科發展的生態鏈結構及藝術管理研究的多學科群智演進模式。杭州柏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文化總監、BYART 創始人唐菲女士在講述中帶動聽者的思考,對產品窘境、藝術品真偽、藝術品電商、用戶窘境、營銷窘境、融資窘境這幾個問題進行探討。香港中文大學梁學彬教授和在場師生分享了在互聯網平臺如何有效的利用社交媒體做傳統意義上的傳播,以改變展覽傳統的傳播方式,尤其強調利用年輕觀眾的生活方式去關注觀展的新視角。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林一教授先是提出藝術管理教育一級學科建設的目標,並在面向未來的藝術管理中談到,從藝術管理學科的兩個視角來進行講述:智能和學術。她認為“藝術在媒介方面需要用各種方式傳播,這一特點要求我們對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同時要求在學科建設上也有更多的需求。”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智能化時代藝術管理開展的可能性和方式」分論壇現場

藝術管理機構與院校交流機制與人才供需

人才培養與藝術機構需求之間,一直都存在一個槓桿,追求平衡是雙方的共同需求,本場分論壇的設立正是為了增進雙方關於規範與現實需求之間的直面與共識。本場學術主持北京舞蹈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張朝霞教授通過簡要地闡述藝術管理專業人才的行業現狀,開啟了本場論壇的探討。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周青副教授提出從藝術機構人才需求的特質來談創新教育,需要思考學生畢業後在視覺藝術領域中會承擔什麼樣的角色,來倒推院校的學科建設和專業教學。北京中藝嘉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藝ONE藝術機構創始合夥人趙子龍先生談及需要關注形勢的變化會導致現今業態的變化,行業對藝術管理的人才訴求也會發生相應具體的變化。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主任林宏鳴教授談論了藝術管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從宏觀角度來講藝術管理人才需知識與能力兼備,其中具體需要有學習、識辨、辨查、溝通、執行能力。《藝術當代》資深編輯白家峰先生先是談到早期當代藝術機構的人才需求,接著是當下對人才具體能力需求的變化,而後是策展人崗位的範化和對策展工作的消費降級,面對消費降級最需要的還是提升學術門檻。溫州大學甌江國際公共藝術研究院梁恆院長在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與實踐中提到學校在人才培養中要有側重點,學生也要把握自己的方向,學有所專,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所學。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籌備組副組長王可老師針對探索藝術管理中外合作辦學之路作了發言,並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中央美術學院新籌建的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的情況。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藝術管理機構與院校交流機制與人才供需」分論壇現場

文化政策與產業化運作對藝術管理的影響

政策制定者、執行者、產業運作者和藝術管理者面對藝術管理這一具體工作,如何共同面對問題,探索總體性文化政策與產業類別協同發展,是本場分論壇關注的焦點。本場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國家對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林一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文化政策與產業化運作對藝術管理的影響」分論壇現場

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秘書長、臺灣文化創意學會任理、臺藝大助理教授林冠文先生認為實現盛會活動管理知識體系應用與藝術管理教育需要從產業需求出發、從學科建制歷史發展。中國美術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餘偉忠董事長提到藝術管理的哲匠精神,要“像哲人般地思考、匠人般地工作”、“對於城市的整體藝術提升,民眾的素養提升具有極大的作用”、“在藝術生產藝術營銷的供應上,藝術管理可能有更重的社會責任”。上海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藝術行動力主席孫文倩女士主要講述上海當代藝術館過去十幾年內做展覽的經驗、收穫與遇到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法,藝術館通過與不同領域的不同品牌合作藝術大展這一“跨界+”的方式打破一般民眾對於藝術館的傳統概念。《中國藝術市場》總編劉心亮先生講述道藝術管理應該是藝術和管理兩個不同的層面,藝術可以是個體,管理一定是群體,二者是矛盾的統一體通過例舉三個實例,他提出藝術管理上的問題需要靠出臺政策法規、健全機制來規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李志剛副院長就主要分析了大灣區近幾年的發展模式,以國際化為主,採用香港、澳門、9+1的模式進行建設。《美術報》總監、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高級編輯、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一丁先生從藝術傳媒的角度出發,結合美術學院畢業生髮展個案,分析了美術服務管理教育在美術類院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傅軍副館長認為“藝術展覽越來越走向專業化、規範化,實際上就是工業化時代的來臨”,然後就視覺素養、問題意識、表述系統、職業規範這四個方面並結合案例詳盡地分析了美術專業從事者應當具備的特質。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文化政策與產業化運作對藝術管理的影響」分論壇現場

不同藝術門類藝術管理教育學科建設的共性與個性

各種藝術展演平臺,有其相當的共通性,在學院的專業教學中如何進行學科差異性與共通性的課程在本場分論壇被探討,同時把各自的個性化內容在此進行交流與切磋。本場論壇學術主持由北京中藝嘉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藝ONE藝術機構創始合夥人趙子龍先生擔任。

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徐曉庚教授發言提到五個方面藝術管理的軸心,三個面向,學科機制、平臺機制和管理沿革,從這些方面來看藝術管理的學科融合機制。北京舞蹈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張朝霞教授從成本弊病和時代創新的問題,群落生境與三大基本演藝業態的統籌管理思路及不一樣的共同體三個部分來談新時代我國演藝產業的群落生境及其對藝術管理實踐的影響。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忠教授分享了美國藝術管理者協會藝術管理本科課程標準(2018)評介與啟示。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院長王鳳苓教授提出在藝術史文獻梳理中往往能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及藝術遺產的豐厚價值,如何在當代價值中進行轉化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名譽主席、中國音樂學院謝大京教授強調設置藝術管理專業課程標準非常重要,並且需隨著時代的變化更新、變革,有側重點的變化。同時每所院校在強調標準化的同時也需思考特色問題,為學生連接社會提供更好的途徑。中國戲曲學院於建剛教授提出了兩點思考,一是在突出各校藝術管理特色和特點的基礎之上,如何把通融化的東西建立起來。另一是實踐問題,如何分配好課堂教學和專業實踐,如何分辨好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不同藝術門類藝術管理教育學科建設的共性與個性」分論壇現場

青年論壇

本屆論壇特別單元青年圓桌論壇以“青年”為題,邀請學科帶頭人、行業代表、年輕學者進行議題發言。分享、探討與時代相關的議題,以及教育者、實踐者的工作核心問題與感悟。

本次圓桌論壇由青年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師劉瀟老師主持。中國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馮逾首先發言介紹了中國美術學院的歷史變遷及對社會美育的重視與發展以及開展社會美育的必要性。探討了時代變遷後的今天社會美育應當怎麼做。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助理、藝術管理學系吳楊波副教授通過當下的熱點時事引出話題,以時尚產業為例提出藝術管理應當研究與面對的受眾群及物聯網時代藝術管理將應該如何介入等問題。瀋陽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黨支部書記、高麗娟副教授從大劇院與院校交流機制的創新策略研究中提出在展示機制及展演機制越來越成熟的氛圍框架裡,藝術管理作為一個交叉跨學科的專業應當發揮的作用。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藝術管理與當代藝術研究碩士生導師馬琳教授結合當下的公共文化政策,討論了國家政策對藝術管理的影響以及藝術社區作為開展美育的新方式。西湖藝術博覽會項目經理、藝術策展人孫秋波女士從藝術博覽會的現狀出發,提出藝術博覽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和遺憾以及藝博會的新定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王子琪老師闡述了在魅力經濟時代下的今天,以人的情感為基本動機的藝術營銷模式的課題研究。中央音樂學院教師昌青老師以智能時代下藝術管理者受眾拓展智能的功能擴展為題分別從技術迭代、交互傳播、社群創作、關鍵鏈接四個方面展開論述。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王彥慧老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策展管理的教學與實踐。西安美術學院博士於躍波以高等美術院校藝術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為題強調了藝術實踐的重要性。天津音樂學院在讀研究生張亦馳在劇院團的管理中提出“定位理論”在新時期樂團藝術管理中的應用。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青年論壇現場

本次,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主導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年會暨新時期文化藝術管理共同體高峰論壇,充分體現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專業各院校在加強學術交流、擴大資源共享、強化核心問題研究等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

本屆年會為藝術管理相關專業的學者提供了交流平臺,共同探討如何構建新時期多維度的文化藝術管理共同體,在智能化時代背景下,倡導共同創造新時代文化資源的模式,以互聯結合的思維共同探究當下藝術生產、藝術教育與社會文化資源的對接與轉換。大會同時舉行的全國藝術管理學生創意策劃競賽為全國各校的藝術管理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華與創意的舞臺,精彩的演示展現了藝術管理教育在“創意+”新視角取得的良好成果,同時也拓展了綜合學術新視野,其作用對於深入研討學科發展、落實學院課程設置等教育要求是不可或缺的。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国美共识」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閉幕式暨頒獎典禮

來源 |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

審核 |單增 丁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