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有多少炸雞還是“人”做的?

一款名為Flippy的機器人很快就要正式加入美國員工數最大的公司—沃爾瑪。

雅虎金融12月初報道了一則消息,沃爾瑪目前正在它的位於阿肯色州的Culinary Institute and Innovation Center(烹飪學院與創新中心)測試這款機器人。測試的內容主要是檢測它油炸食物的烹飪能力。

如果這些測試能夠順利完成,Flippy將使沃爾瑪的熟食操作(目前僅在美國)實現自動化,也就是說當地消費者將很快可以吃到機器人做的炸雞塊與薯條。

五年後,有多少炸雞還是“人”做的?

Flippy由機器人制造公司Miso Robotics研製。基於人工智能,Flippy配備了6軸機器人手臂、傳感器與攝像頭,能夠完成許多廚房任務,從翻轉漢堡到煎炸各種食物。

沃爾瑪認為機器人有潛力能夠勝任其熟食操作檯的工作。在操作過程中,一個人類員工先將油炸藍裝滿食物,然後將籃子放在架子上。然偶Fippy會識別籃子中的食物,並將其放入熱油中,搖動籃子以確保食物均勻受熱。

一旦食物炸制完成,Flippy會將籃子移到滴水架上,然後人類員工會檢查其內部溫度。

在餐飲領域,機器人的應用不僅侷限在做漢堡、炸雞塊。比如機器人公司 Zume早在三年前就推出了做披薩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很好地完成壓麵糰的工作,還會根據不同的披薩配方撒醬汁。有了這種機器人的幫助,餐廳平均每小時可以做370個比薩,平均配送時間也得到明顯縮短。根據2018年7月的消息,軟銀有意向向Zume投資7.5億美元。而這可能是比薩餅製造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五年後,有多少炸雞還是“人”做的?

再比如,在日本長崎一個名為「豪斯登堡」的主題公園內,有一家名為「Henn-na」的自助餐廳,這裡的廚師均為由安川電機提供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不但可以做大阪燒,還可以為客人準備飲料和冰淇淋。在保證口味的同時,這家餐廳的運營效率遠高於其他普通餐廳。而在Cafe X位於舊金山的門店中,店內所有的咖啡也均有機器人調製,一分鐘最多可以調製4杯。

五年後,有多少炸雞還是“人”做的?

大阪燒機器人

五年後,有多少炸雞還是“人”做的?

咖啡調製機器人

餐飲業的機器人自動化變革已經開始啟動。由於目前餐飲業平均人工成本不高及目前較高的機器人成本,機器人在餐飲業的大規模應用還還沒開始。但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成熟,機器人成本的不斷降低,「機器人廚師」無疑將迅速普及。畢竟,你不需要為它們支付工資(僅僅是一次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它們效率更高。

按照Miso Robotics公司CEO David Zito的說法:餐飲機器人並非要替換人的工作,而是為勤勞的廚師們提供工具,將他們從重複和平凡的任務中解放出來,減輕他們的負擔。

David Zito的這種說法非常客觀,也比較含蓄。在標準化的快餐行業,隨著技術的成熟,機器人無疑將會取代幾乎所有的人類員工。而在定位高端的餐廳裡,相信人們還是更願意體驗真大廚的手藝,這也告訴我們,未來只有真正有創造力的人才不會被機器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