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觀念 迎接挑戰——《什麼都“進校園” 校園……

何金文

轉變觀念 迎接挑戰——《什麼都“進校園” 校園……

2018年10月15日,《江西教育》管理版刊登了南昌師範學院葉存洪教授的文章《 》。文章反映:這些年,“法治教育進校園”等進中小學校園的東西太多,林林總總不下40個;由此引發了對學科教學造成干擾,也引發了家長的微詞。葉教授分析,根本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界的理念出了偏差,沒有按教育規律辦事,按兒童生理心理的成長規律辦事;二是來自教育界外部的諸多幹擾。葉教授提醒我們要關注基礎教育的規範,注重課程設置的科學性,隨意打亂這個體系,都是不嚴謹的。

這引發了筆者一系列思考,也欲一吐為快。筆者贊同葉教授要規範“進校園”、消除領導隨意性的觀點,但就這個話題,應該有另外一種視角,那就是教育人自身需要轉變觀念,積極迎接、有效應對快速變化情勢帶來的挑戰。

一、轉變觀念,緊跟形勢

“有什麼吃什麼”向“吃什麼有什麼”的轉變。

匱乏經濟時期,大家吃不飽,有什麼就吃什麼。富裕了,吃什麼就有什麼,至於如何吃,要從人的需要出發。

在國家課程以外,還有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學校的課程建設,要從匱乏經濟的思維中解放出來,以學生的全面、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為中心,以國家課程為主幹,對現有課程資源進行二度創造,努力形成級本課程、班本課程、生本課程。只有形成了“生本課程”或“人本課程”,才真正貼近了“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因此,什麼東西進校園要規範,但該進的都要進,不能故步自封、守舊懶惰、一味排斥。學校和教師如何利用日益豐富的課程資源因材施教才是問題的關鍵。

轉變觀念 迎接挑戰——《什麼都“進校園” 校園……

二、反對填鴨式,杜絕滿堂灌

面對大量“進校園”的現象,最恐慌的是那些勤勤懇懇“填鴨式”的學校和習慣於“滿堂灌”的教師。他們採取的方法是:來了什麼就向學生灌輸什麼。不瞭解學生,不瞭解教育方針,不理解教育,不習慣創造,只習慣做“二傳手”。

面對倉庫裡四五十種原材料,飯不知道怎麼做了!習慣於“一個紅薯一碗稀飯”的餐桌,他們害怕桌子擺放不下,害怕全部端上桌子會把學生撐死。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規劃,不知道烹調,不知道如何指導進食。

三、學校和老師,如何理解教育?

社會發展到今天,學校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場所,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的知識傳授者。應該有更高的教育品質追求。面對不斷豐富的教育資源,不能把重心放在抱怨,而應該不斷深刻地理解教育,不斷提升自我,以適應時代的進步,盡力滿足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的需求。

教育是促進人發展的事業。學校應當根據地域特點和可用資源,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社會對人的需要,努力為學生的全面、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提供階段性服務;教師應該全面地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努力促進學生學業進步、促進學生人格完善程度與其發展階段相匹配。

轉變觀念 迎接挑戰——《什麼都“進校園” 校園……

四、教師要如何全面瞭解學生、促進發展?

教師團隊要從安全、健康(包括生理、心理、思想)、快樂(情緒)、學習精力(以及精力的整體分配)、單科學習狀態等方面以及與之相關的家庭和社會背景對學生有基本的瞭解和評估。中小學要以行政班級作為基本的組織單位,以班主任為龍頭,帶領教師團隊,從學生能起步、能邁步的基點出發,以“進步”作為最常用、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幫助並鼓勵學生學科進步、學業進步、人格不斷完善,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人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階段性服務。

當前,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教育能力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存在結構性缺陷,他們生理調節、心理調節技能普遍不足,這當然有賴於教育評價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有賴於師範院校課程設置的優化,但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自學自修儘快補足,不能等、靠、要。

轉變觀念 迎接挑戰——《什麼都“進校園” 校園……

五、學校如何應對大量的“進校園”?

面對如“法治進校園”“消費維權進校園”“生態文明進校園”“消防安全進校園”“防震減災進校園”“廉政進校園”“京劇進校園”“地方戲曲進校園”“民俗文化進校園”“國學進校園”“人工智能進校園”“科技進校園”等,學校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既不能一味地排斥,或者與上級檢查玩貓捉老鼠的遊戲,或者乾脆弄虛作假,更不能簡單粗暴地強力灌輸,而要智慧地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把這些活動融入到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之中,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鼓勵教師二度創造,因材施教。要深刻理解“進校園”的重要性、必要性,要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現其可行性,要追求其教育的有效性。有機融入到學科教學、校園文化建設、社團活動、主題教育活動、班(隊)會、社會實踐、研學旅行等教育教學過程,鼓勵創造性學習。

綜上,大量“進校園”應該規範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這不應該是中小學學校和老師們關注的重點,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把關、科學檢測。絕大多數“進校園”經過認真研究並且符合法律法規、符合教育規律和形勢發展需要。應該重點關注的恰恰是我們教育人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對課程資源利用應該持有的態度和實踐。

(作者單位:江西省教育廳教研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