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孩子也有技巧,誇不好反而會讓孩子不聽話!


誇孩子也有技巧,誇不好反而會讓孩子不聽話!


稱讚

就像青黴素一樣,

決不能隨意使用。

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標準,

需要謹慎小心,

標準包括時間和劑量,

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誇孩子也有技巧,誇不好反而會讓孩子不聽話!

很多家長誇孩子,喜歡使用“你真棒”、“你真好”、“你太厲害了”等詞,這些詞語張嘴就來,但殊不知這些詞語就像是青黴素一樣,用不好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那到底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1

孩子:媽媽,我漂亮嗎?

有益的稱讚:我覺得你笑起來的樣子非常漂亮,所以要經常笑呦,要不然就不美啦!

孩子的感覺:我要多笑笑,這樣就會越來越漂亮了。

無益的稱讚:你真漂亮。

孩子的感覺:我很漂亮,這是我的資本。

2

孩子:

媽媽,我送給你的賀卡你喜歡嗎?

有益的稱讚:我非常喜歡你做的賀卡,上面的字寫得很認真,畫得畫也很漂亮,謝謝你。

孩子的感覺:我要好好練字、好好畫畫。爭取下一個做得更好。

無益的稱讚:你太體貼了。

孩子的感覺:送什麼對媽媽來說都差不多,只要我送了就行了。

3

場景:孩子給你看他的作文

有益的稱讚:讓我看看……我比較喜歡這幾句話……還有這裡,還有引用的詩句……

孩子的感覺:媽媽真厲害,我精心設計的地方她都能看出來,以後我還要多和媽媽交流。

無益的稱讚:你寫得不錯,不過千萬不要驕傲,還需要努力。

孩子的感覺:不管什麼都不讓我驕傲,以後不會跟她討論了。

4

場景:孩子主動打掃衛生

有益的稱讚:作為家裡的一份子,謝謝你能參與到家裡的勞動中,讓我們家變得這麼幹淨。

孩子的感覺: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要主動幫家裡做家務。

無益的稱讚:你真懂事,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孩子的感覺:我是幫媽媽做的。

5

場景: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

有益的稱讚: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的,有不會的地方可以問老師和我們,慢慢來,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孩子的感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學好。

無益的稱讚: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好好加油吧。

孩子的感覺:壓力越來越大。

……

我們總結一下,就是:

1、就事論事,把誇獎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上

少用描述性和概括性的詞語,把誇獎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上。比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了,就針對收拾玩具這件事進行誇獎。

2、誇獎要適時適當,不要盲目讚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

但不是每件事都需要誇,這樣容易助長孩子的自滿情節。

當孩子在做自己喜歡、並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根本沒必要每次都要誇獎。

只有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項事情的時候,再給予適當的讚美。

但切記讚美言過其實,就會讓孩子害怕困難、不會認真努力了。

3、誇努力不誇外表

一位學者講,有一次,他去外國教授那裡做客。

一見面就誇主人家的女孩長得漂亮。

但外國教授卻說,“你傷害了我女兒,你要向她道歉。你是因為她漂亮而誇獎她,但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關係。但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醜陋的孩子,這就是給她造成了誤區。其實,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居里夫人,曾經專門用一個本子記錄女兒的行為,以此來發現女兒身上存在的優點、缺點以及進步。

小蜜蜂也建議家長 ,可以為孩子準備這樣的一個本子。記錄孩子哪些地方值得表揚,該怎麼表揚。

科學育兒,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