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作風建設金句,收藏!

1.交往沒有“防線”,辦事沒有“底線”。這就難免要像螃蟹——“一紅就死”。

2.樹立考核“指揮棒”,目的在於樹立“風向標”。

3.不能只是“遙控指揮”,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

4.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警醒、“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自覺,進一步壓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

5.從一件一件小事抓起、在一個一個節點堅守,以釘釘子精神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落細、成風化俗。

6.對微腐敗不能微處理。

7.對於用來意思意思的“小禮物”、通融通融的“小錯誤”、幫襯幫襯的“小事情”渾然不覺。

8.“微腐敗”並非微問題。“鉅貪”和“微腐”只是程度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蒼蠅”和“老虎”雖然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走得遠近不同,但都是踩踏紅線之人。

9.“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治理關口前移、處理利劍高舉,壓力傳導不斷層、排查數據不停轉,推動“微腐敗”治理向制度化、常態化方向發展。

10.培養抓落實的過硬作風,敢於吃苦、善於吃苦、樂於吃苦,永葆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初心,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幹,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

11.在正風反腐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如果稍微鬆一鬆、退一退,就會出現大的“回頭浪”,甚至前功盡棄。必須堅決克服差不多、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克服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克服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一刻不松、半步不退,以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後把全面從嚴治黨和依法治軍的螺絲擰得緊而又緊。

12.空泛表態,只講緊跟不講紮根,只武裝嘴巴不武裝頭腦;做表面文章,轟轟烈烈搞形式,紮紮實實走過場;學用脫節,學歸學、做歸做,對問題裝作看不見,對工作滿足差不多;領導幹部缺位,一抓學習就抓下面,一講問題就講下面。

13.不要把心思花在寫空頭文章、搞空泛表態上,不要搞渲染性動作、門面工程,堅決克服發言離不開機關幹部代筆、講話離不開大話套話等現象。

14.心術不正,腰桿不硬,每個環節都可能發生不正之風,讓你“走麥城”。

15.在生活作風上嚴人嚴己不做“局外人”,在官兵關係上一視同仁不搞“親友團”。

16.讓鑽空子、混日子的幹部“白忙活”,讓經過實踐考驗、得到群眾認可的幹部嚐到“甜頭”。

17.時刻以“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的危機感和“近在眉睫之內”的緊迫感,將作風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防早防小、防微杜漸,把歪風邪風扼殺於萌芽之中。

18.既在糾正改造上下真功夫,又在預防糾偏上下苦功夫。

19.針大的窟窿斗大的風。作風頑疾不會自愈,必須重預防、善發現、精救治。

20.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

21.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

22.“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制度問題往往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精細化管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扎牢制度的籠子。

23.“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口號喊得響亮不如把事辦得敞亮。不解決問題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群眾滿不滿意,是檢驗作風建設的唯一標準。

24.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表態表得漂亮,實則輪子空轉、另搞一套,形式主義讓工作在無形中變味走樣、扭曲變形。可以說,形式主義是許多不正之風的“門神”,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大敵。

25.“君子周而不比。”官員特別是位高權重的官員,在與人交往中,應秉持原則、公道正派,不可徇私舞弊、相互勾結。“和而不同”“群而不黨”等,才是為政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