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燒餅歌》,武則天神祕預言,占卜發源地羑里城揭祕


舉世聞名的《推背圖》是由唐代預言家李淳風和袁天罡編寫。《推背圖》一共有六十個卦象,卦象準確預言了從武則天到清朝滅亡共達1000多年的中國歷史。特別對唐朝武后、玄宗寵妃楊貴妃、宋朝狸貓換太子的劉後、明熹宗的乳孃、棄京“西狩”的慈禧太后等幾位傳奇女性做了準確預言。

在小武則天的幼年時期,她的父親武士彠就任利州都督。當時的相面大師袁天罡一次路過武士彠家,見到武士彠的夫人時,說道:夫人面相富貴之人,膝下子女必有貴人!武士彠夫人聽到後很高興,馬上把袁天罡請到家裡,先把兒子武元慶、武元爽拉到袁天罡跟前,袁看了看說:這兩個郎君長得不錯,以後是個保家之子。

武士彠夫人又把大女兒叫出來,袁天罡說:這個小娘子生得也不錯,以後肯定是個貴夫人,可惜不利其夫。緊接著,奶媽就把還在蹣跚學步、穿著一身小男孩衣裳的小武則天抱了出來。袁天罡一看這小孩兒,臉色驟然一變。


袁天罡又讓這個“小男孩”下地走了兩步。袁天罡驚奇地說,哎呀,不得了,這個郎君生得是龍睛鳳頸,這是大福大貴的樣子,他怎麼會是個男孩呢?如果是女孩,必定為天下之主啊。

貞觀十一年,當時14歲的小武則天令人羨慕地被徵召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就這樣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

唐太宗晚年時期,朝野上下和民間開始流傳“女主武王”的預言,說:唐三代之後,當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一流言傳到宮廷裡後,李世民秘密把太史令李淳風召到宮裡,李淳風說:臣夜觀天象,發現有太白經天,這意味著有女主要興起。又說:經過一番推算,發現這個女人就在陛下的宮裡,是陛下的眷屬。不出三十年,她就要代掌李唐的大好河山,而且還要誅殺李唐皇室的子孫。


唐太宗李世民聽了決定寧可錯殺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網。李淳風道“王者不死”,就算您把她殺了,天意不變的話,也還會再派一個人來。這個人已經在陛下的宮裡了,現在是個成年人了,三十年之後就是老年人了。老年人心地比較仁慈,可能對陛下的子孫會留有餘地。如果您現在把她殺了,上天又生出一個新的人來,三十年之後她可是年輕人啊,年輕人心狠,殺起陛下的子孫恐怕就毫不留情了。李世民最終採納了李淳風的建議。

唐太宗病重期間,武才人就和當時的太子李治就開始私相交往。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後,武才人和其它沒有子女的嬪妃一樣入感業寺為尼,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唐高宗即位後,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皇后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這年武則天26歲。武則天回宮後的確迅速打敗蕭淑妃,設計殺死了王皇后。

《乾坤萬年歌》為周朝姜太公所作,每七字一句共106句,文末有“行仁行義立乾坤”“我今只算萬年終”兩句,故稱《乾坤萬年歌》。該書預測了從三皇五帝后的五千年國運變遷。《馬前課》又叫《馬前神課》,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出兵之前,在馬前面占卜一課,即起卦的意思。該書講述了自三國時期至“大同”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卦象,共14課。


《梅花詩》是一部著名的預言詩集,共十首,對後來中國朝代興亡做了諸多預言,因預言詩中有"數點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稱為《梅花詩》。為“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所著。

《燒餅歌》為劉伯溫所著,由40多首歌謠組成。相傳劉伯溫入朝覲見,朱元璋正在啃燒餅,於是把燒餅藏在碗下,讓劉伯溫猜是什麼。劉伯溫掐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朱元璋於是讓他預測天下後世之事,謂之《燒餅歌》。《燒餅歌》預言了明朝朱棣靖難之役、土木之變、英宗復辟、宦官之禍、李自成起兵、崇禎自縊煤山、吳三桂出關降清等一系列重大事變。

《武侯百年乩》又名《諸葛武侯乩文》是民國時期的某位易學家借名道士諸葛亮所作的文學作品,預言了從中華民國以來100多年後的中國國運。是在1933香港玄圓學院開幕,於粉嶺佔示所成。鏡泉1999年8月18日在香港經濟日報上公佈了《武侯百年乩》全文,將此預言公佈,逐漸被人所知,現在網上也盛傳。


從商末周初呂望《乾坤萬年歌》、到三國時期諸葛亮《馬前課》、唐代李淳風《藏頭詩》、唐代李淳風和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圖》、再到北宋邵雍《梅花詩》、明代劉基《燒餅歌》、一致後來民國時候的《武侯百年乩》,這些預言書預測了中國的朝代興亡和重大歷史事件。神秘的預言和占卜,都發源於“羑里城”。

在商紂王的時期,西伯侯姬昌因一聲嘆息被囚禁至當時的全國最高監獄——羑里城。他在如今湯陰縣城北邊的高臺上,在這7年的囚徒生活裡,推演了六十四卦,演繹了《周易》,以占筮的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

如今的羑里城遺址,已是遠近聞名的風景區,包括紛至沓來“遊學”的大中專、中小學學生,各地遊客絡繹不絕前來遊覽探秘。羑里城是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在原羑里城遺址上重建的,臺上有文王廟,進門有演易坊、山門、大殿和文王演易臺,以及御碑亭、伏羲祠、老子祠等。景區還保存著《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10多個歷代碑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