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登紫來橋觀龍眠河水,走東大街探清代肆坊!


安徽省桐城市,古時因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周置桐國。1989年8月,安徽省政府公佈桐城為“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的桐城,曾擁有中國唯一的一座正圓形的城池。今日,當人們來到桐城市,尚能看到一座“東作門”,這是近年來依據古城門原貌復建的。圖:古今東作門。

今天我們的主角不是東作門,而東作門以東一座古橋——紫來橋。最早建橋時的捐助人名叫方德益,是後來桐城派名人方苞的祖先。紫來橋是取“紫氣東來”之意。歷史上的紫來橋曾多次被洪水沖毀。每次沖毀,當地賢才名仕都來參與捐錢修建。圖:紫來橋全貌。

話說在清代乾隆年間,大學士張廷玉捐了六千兩銀子用以重修古橋。從那以後,桐城人把她改名為“良弼橋”。良弼橋修好後,有個秀才還專門為此寫了一上聯“良弼橋上乘涼,涼到三更涼畢”。因為對聯出的巧妙,一時間,竟沒人對上。多年後,有個驛丞在桐城呂亭驛中避雨時,突發靈感,終於對出了下聯“呂亭驛中避雨,雨至五鼓雨停”。


紫來橋,曾有桐溪橋、子來橋等名稱。這座古橋全長48米,寬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條石壘成。橋西頭第一孔用麻石砌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長方條石鋪砌,呈方形。橋的迎水面設尖形分水墩,今西頭第一垛分水墩不存。橋面中間有一道較深的古轍道痕跡,印證著老橋的古樸與滄桑。

走在古橋上,既能一覽“桐城母親河”龍眠河的潺潺流水,河畔兩岸新舊老城的繁華盛景,又可遠眺城北的山巒疊嶂。筆者前往時,正近午時,古橋附近格外寧靜。忽而,橋下傳來嬉笑聲,探頭看去,原是河邊綠道上有當地居民閒情散步路過。昔時人們在此取水用水的時光早已過去,今日河灘又成為人們健身休閒之地。

從東作門過紫來橋,便到達了曾經桐城縣城東門外重要街道——東大街。有讀者問了,她這有啥重要性呢?上篇北大街說道桐城歷史上曾擁有“七省通衢”美譽。而這個東大街是陸路水路交匯之地,東連至孔城和樅陽的東路大道,南北串連安慶府北上京師的驛道。


因為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歷史上這裡的商業十分興盛,大街兩側商鋪林立。至今,這條近500米街道兩旁仍然保留著集中成片的傳統民居和商鋪,包括街道兩側完整連續的傳統商業界面,是桐城古城“內學外商”格局的重要表現。圖:東大街貌及部分建築。

東大街自紫來橋南呈微弧形向東北向延伸,麻條石橫鋪街道,富有中國古街特色。街道兩側為店鋪,鱗次櫛比,多清代建築,大都石徹單臺基,木構架屋身,磚砌墀頭,兩坡屋面。建築形式以抬梁式為最普遍,採用榫卯結合,磚石結構的營造方法,錯落有致。

說到東大街,筆者最後多說幾句。上期北大街一文筆者提到今日北大街舊名東大街,而今日東大街在清代街道圖中並未作說明,參考清代康熙、道光兩版縣誌,並非空穴來風。至於其中更名的故事及緣由,筆者能力有限,望知情讀者相告,特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