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寧看點#英模進校園活動走進雲南富寧 隨著英模巡講團走進富寧,先說說富寧有哪些看點?它在雲南省東南部,屬文山州管轄,西與廣南、麻栗坡兩縣相連,南與越南河江省接壤,東部和北部分別與廣西百色、右江等縣毗鄰。早在西漢便立為牂牁郡,唐朝改為嶺南道。後經多次改名,民國十六年以古富州、安寧州各取一字命

#富寧看點#英模進校園活動走進雲南富寧 隨著英模巡講團走進富寧,先說說富寧有哪些看點?它在雲南省東南部,屬文山州管轄,西與廣南、麻栗坡兩縣相連,南與越南河江省接壤,東部和北部分別與廣西百色、右江等縣毗鄰。早在西漢便立為牂牁郡,唐朝改為嶺南道。後經多次改名,民國十六年以古富州、安寧州各取一字命名富寧縣,是典型亞熱帶邊疆大縣。 說它大縣面積5352平方千米,人口近42萬,相當兩個小縣的總和,雖說縣大,但卻是貧困縣。2017年還有3萬多人尚未解決溫飽,隨著消除貧困人口扶持力度加大,不少外地老闆前來投資開發,定點扶貧是它最大看點。有看點一,便有看點二。談起少數民族可挖的亮點很多,不說別的光它的婚喪嫁娶,各種禮儀便同根不同支,同鄉不同俗。先說壯族,每年農曆二三月間的““隴端節”,鍾情於水的壯家人,為紀念反宋女英雄婭汪,十里八村聚集田間地頭,載歌載舞紀念祖先。不同民族各有節日,壯族有““隴端節”,苗族有“踩花山”,仡佬族有“喂樹節”,彝族有“跳宮節”,瑤族有“盤王節”,也叫“跳盤王”或“還盤王願”。傳說遠古時期,瑤族族人漂洋過海去謀生,中途遇到大風浪,經常祈求盤王保佑風平浪靜,於是每年金秋,為期盼風調雨順居家安寧,擇一風和日麗之日,瑤族人民便身著節日盛裝聚在一起,跳著“長鼓舞”,唱著“盤王歌”,年輕人則打花棍、放花炮、丟花包,場面壯觀、熱鬧。你有沒有參與過?好玩極了。如果你是外地人,不要只顧滿身喜氣,瞭解一點當地習俗,參與其中時才不會引發誤會,衝突。 去年我到廣南,聽說“壩美”是世外桃源,風景別樣洞天。我到世外桃源一遊,導遊是附近村寨一位長得漂亮的壯族女孩,臨別時她說了一句,得閒到家裡玩她,這讓我頓感尷尬。旁邊拍照的戰友急忙過來解釋,說這是當地土語,意思是到她家裡做客。若到當地遊玩,不瞭解風土人情當心小夥子揍你,此民族風情是看點之二。看點三是近代紅色旅程。1929年鄧小平領導的百色起義、右江農民武裝在富寧戰鬥過,不久隨紅軍主力北上,遺留小股游擊隊堅持在周邊地區鬥爭,為解放富寧創造了先決條件。 1979年自衛反擊戰,富寧邊境不是主攻方向,發生小規模衝突。1984年收復兩山戰鬥,為配合兩山主力部隊有效打擊敵軍,富寧邊防團主動出擊牽制對面之敵,爆發數次衝突。其中,以1984年1580高地戰鬥最為激烈。劉江山、蔣培勇、戰鬥英雄毛羽亮先後在這支部隊榮立戰功。此後無戰事,但派出大量民兵,保障老山、者陰山主力和輪戰部隊後勤供給。從1929年百色起義,到自衛反擊戰結束,富寧軍民團結協作,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歌,這又是富寧不可磨滅的一大看點。巡講團富寧一行為了哪般?你接著往下看,但絕不是走訪邊防哨所。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富寧一所小學,這所學校名叫田蓬中心小學。田蓬中心小學位於中越邊境我方一側田蓬鎮,離邊境線最近的地方只有幾百米,它是老牌小學。於1933年成立,原名田蓬小學,2005年改成南疆田蓬鎮中心學校。學校注重德育和國防文化建設,以“弘揚南疆育人精神、秉承邊境民族文化和發揚愛國精神”為依託,致力打造“國門民族特色素質”。多年來創造條件,讓學校跟部隊掛鉤,有步驟地通過軍訓、講座等形式提高師生的全面素質。這次英模巡講團來學校,為的就是少年軍校揭牌儀式。你猜到了嗎?不遠千里專程趕來,只為學校揭牌儀式。這在富寧還是第一所少年軍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本身就是一大看點。在富寧期間,巡講團還為富寧師生做了兩場“奉獻擔當、揚帆邊疆”的報告,引起很大反響,離開富寧,巡講團成員專程來到了烈士陵園為英烈掃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