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話!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於玉代表嶧城歡迎他們……

三句话!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于玉代表峄城欢迎他们……

三句话!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于玉代表峄城欢迎他们……

9月26日下午,省“千名幹部下基層”服務隊嶧城區見面會在嶧州大酒店第二會議室召開。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於玉,區領導:張熙濱、李曉紅、孫中軍、李義出席會議。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於玉致辭並對省鄉村振興服務隊的10名領導表示歡迎。

第一,千年古城等來大家,是一種難得緣分

三句话!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于玉代表峄城欢迎他们……

嶧城,舊稱嶧縣,是棗莊市的發源地。總面積636平方公里,轄5鎮2個街道,344個行政村居,總人口42.6萬。

嶧城區基本情況可概括為“五個一”:

  • 一個最大的石榴園—冠世榴園。嶧城石榴園有2200多年的歷史,東西長30裡,南北寬4裡,有石榴樹600餘萬株,因其歷史之久、面積之大、株樹之多、品色之全,於2001年入選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被譽為“冠世榴園”。2014年,又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 一位最早的縣長—荀子。荀子是嶧地最早的行政長官,在戰國時期曾兩任蘭陵令,長期在陰平文峰山等地開學講課,著書立作,著名的《勸學》就是寫於嶧地。

  • 一個勤學的故事—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公匡衡,生於榴園鎮匡談村,曾先後在漢元帝、漢成帝時任丞相。匡衡墓至今保留在榴園鎮境內,其勤學苦讀的故事一直激勵著後人。

  • 一部天下第一奇書—《金瓶梅》。據考證其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嶧縣人賈三近,其寫書的地方——“三近書院”仍保留在冠世榴園風景區內,賈三近手書的“石屋山泉”仍清晰可見。

  • 一張便捷的交通網。嶧城東有京滬高速,西有京臺高速、京滬高鐵,南有“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棗臨高速貫穿東西,206國道穿境而過,境內有4個高速出入口,1個服務區,區位十分優越。

面對新時期、新任務,省委著眼全局、通盤考慮,選派千名幹部下基層、接地氣,為區縣一級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蓬勃動力。10位下派幹部在全省眾多區縣中,能來到榴鄉、來到嶧城,是一種難得的緣分,讓我們基層的幹部學有榜樣、做有標尺、趕有目標,必將給嶧城的發展帶來新理念、新氣象、新活力。

第二,奮進嶧城迎來大家,是最好的相逢

三句话!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于玉代表峄城欢迎他们……

今天的嶧城,正加快生態宜居城市建設,不僅具有厚重的文化歷史,更是發展之城、活力之城。

近期,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我們連續召開了全區組織工作會議、新舊動能轉換暨“雙招雙引”會議,提出了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營商環境、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狠抓落實的“六大突破”實踐路徑,出臺了正向激勵、容錯糾錯、考核評價“三項保障”機制,樹立了讓實幹者實惠、為擔當者擔當、讓出彩者出眾的工作導向,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健全了機制,極大調動了大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同時,按照習總書記“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的要求,全區積極開展城市、農村公共空間共享行動,大力整合發展石榴產業,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

在未來的兩年時間裡,我們將與各位下派同志,一起迎來祖國的七十週歲生日,一起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最好的時刻迎來最美的相逢。真誠地希望各位同志,儘快瞭解嶧城、熟悉嶧城、融入嶧城,做一棵紮根嶧城的“青檀樹”,貼近基層,破巖而生,與時俱進,服務群眾,站在工作新起點,共享嶧城發展大機遇,創造更加出彩的人生。

第三,石榴之城祝福大家,請將夢想安放在嶧城

三句话!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于玉代表峄城欢迎他们……

嶧城從來都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嶧城人民既有砥礪奮進的“青檀”精神,抱團相依的“石榴”精神,更有重情感恩的“藕絲”精神。

我們的石榴園生態保護區建設、石榴研究院發展、農高區建設,凝聚著一批原省派掛職同志的心血和汗水,淳樸善良的榴鄉人民也一直掛念著幫助過自己的“省里人”,也一直感恩著省委、市委各界的關心幫助。

也請大家放心:進了嶧城門,就是一家人!嶧城區委、區政府將是各位掛職幹部最可信賴的家人!我們將全力做好後勤保障服務工作,為大家的工作生活創造舒心、安心的環境。在此,也懇請服務隊的各位領導同志,把嶧城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多出點子、多提意見、多宣傳推薦嶧城,為嶧城的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脫貧攻堅出力獻策、傳經送寶,全面助力嶧城經濟社會發展。

➤➤區委副書記、區長張熙濱主持見面會。他要求,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積極主動扛實責任,精心做好協調聯絡和服務保障,真誠關心服務隊生活,為服務隊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省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煤田地質局二級巡視員政治工作處處長劉廣琦代表省派駐我區的服務隊進行了表態發言,榴園鎮主要負責人作為服務單位作了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