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出醫耗聯動綜合改革新政 “五個一”“三同步”綜合施策持續深化醫改

12月27日,北京市啟動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在2017年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和規範部分醫療服務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規範更多醫療服務項目,通過有降有升的價格調整,助推公立醫療機構發展方式向內涵質量效率型轉變,提升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更好地保障群眾健康。

據瞭解,本市從2017年4月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以來,總體平穩、符合預期、反響良好。截至2018年11月底,已完成門急診量3.5億人次,門急診次均藥費減少6.9%,住院例均藥費減少17.4%,580萬出院和住院病人治療有序,取消了存在60多年的以藥補醫機制,醫療機構的公益性得到加強。三級醫院門急診人次較改革前減少8%,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增幅近30%,三級醫院出院患者增長11%,全市平均住院日縮短1天,分級診療成效明顯,醫療機構功能分化符合改革導向和目的。藥品陽光采購金額累計1066億元,節省藥品費用超過101億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後續任務落實。為鞏固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成效,持續深化醫改,去年7月,就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了醫耗聯動綜合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並形成《北京市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本輪改革與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脈相承,方案主體內容可以概述為“五個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採購、一改善。

“一降低”是指降低大型儀器設備檢驗項目價格,控制檢查費用;“一提升”是指提升中醫、手術等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體現醫務勞動價值;“一取消”是指取消醫用耗材加成,降低耗材價格;“一採購”是指實施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和藥品帶量採購,進一步騰出費用空間;“一改善”是指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

“此輪改革是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持續和深化,突出了‘更進一步’和‘三同步’”,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比如繼取消藥品加成後取消耗材加成,破除醫療機構逐利機制;在降低大型設備檢查費用的基礎上,繼續降低大型設備檢驗項目價格;在先行規範調整一批醫療服務價格後,持續擴面,優化結構,支撐薄弱專業發展。”此外,方案還提出要改革與改善同步,改革與監管同步,改革與保障同步。“通過打組合拳,統籌推動,綜合施策,提升百姓的獲得感。”該負責人說。

新政於明年6月中旬落地實施,涉及全市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政府購買服務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的3000多所醫療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