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成藥」逍遙丸

「每天一味中成藥」逍遙丸

最早出處: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使用時間:930年

主要成分:

柴胡 疏肝解鬱

當歸、白芍 養血柔肝

白朮、茯苓、煨姜 健脾和中

薄荷 增強柴胡疏鬱散熱的功效

甘草 健脾和中,調和諸藥

整體藥性:溫

功能主治:舒肝清熱,健脾養血。

用於肝鬱血虛,肝脾不和引起的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典型徵象:鬱悶而致月經失調,憋悶而致胃口大失,煩悶而致斑出痘長

服用禁忌:忌食生冷及油膩難消化的食物;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

禁忌人群:過敏體質者慎用

「每天一味中成藥」逍遙丸

逍遙丸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記載的名方,當時被列在“治婦女諸疾”一章中,後來歷代名醫治療婦科疾病時深受其益,逐漸地稱之為“女科聖藥”。“減食嗜臥”“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把這幾個逍遙散主治的關鍵詞連在一起,幾乎勾勒出了《紅樓夢》裡林黛玉從生病到去世的生命軌跡。而這,也正是女性獨有的最薄弱的心理、生理環節。

明代名醫趙獻可評價逍遙丸時說:“以一方治其木鬱,而諸鬱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遙散是也,方中惟柴胡、薄荷二味最妙。”這對大家是個提示,適合服逍遙丸的人,如果症狀沒那麼明顯,平時可以用“薄荷茶”維持,因為薄荷有很好的解鬱作用。

方法很簡單,就是到藥店買來薄荷,一般是乾的,像沖茶一樣沖泡,加點冰糖,甘甜清涼,沁人心脾的同時還能解鬱。

「每天一味中成藥」逍遙丸

用藥物適當調整之外,有幾個穴位可以經常按摩或者刮痧,慢慢能使臉上的斑變淡,減少“過期”痘痘的出現。比如腿上的“三陰交穴”“太溪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就是,這個穴位又被醫生們稱為“婦科三陰交”,說明其和婦科疾病關係之密切。月經前後,自己按這個穴位都會有明顯的壓痛,按摩這個穴位按到不疼了,就達到了治療目的。

「每天一味中成藥」逍遙丸
「每天一味中成藥」逍遙丸

而“太溪穴”和“太沖穴”兩個穴位,早就有人做了實驗,月經前後,這兩個穴位的電反射都有明顯不同,所以,平時經常按摩或者用刮痧板刮、點按這幾個穴位,對改善與婦科疾病有關的內分泌問題很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