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内存超过 16 G 的电脑是种怎样的体验?

使用内存超过 16 G 的电脑是种怎样的体验?

首先,大内存的用户一般不关机,不关机才能享受到大内存的优势。

然后,现代主流的桌面操作系统(Win7以上,或者Linux,或者OSX)会把全部的剩余内存用作硬盘缓存,这部分内存不显示为被占用。如果有32G的内存,显示只占用了8G,那么剩下的24G都是用作硬盘缓存的,如果常用的软件都在这24G之内,并且没有关机,意味着实际上硬盘是内存速度,内存比最快的SSD还快几十倍。

Windows用户可以打开「资源监视器」

这个程序,里面的内存页面,显示的蓝色区域,名为「备用」的区域就是缓存,而显示为「可用」的浅蓝色区域才是真正的什么都不用的,这部分内存一般非常小,也就是说其实只有这部分是真正闲置的。内存越大,蓝色的「备用」区域就越大,用来做缓存的内存就越多。

Linux用户则可以在命令行用free命令,查看其中 buff/cache 那一栏,那一栏的占用就是用来缓存的,通常,开机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缓存才会占满,不要关机,持续运行,缓存将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使用内存超过 16 G 的电脑是种怎样的体验?

买了一台戴尔的工作站,CPU E5-1680 v4,内存128G DDR4,显卡GTX1080, 硬盘 512G SSD+2T机械,明基32寸显示屏。因为5万买双CPU的机器不够,买单个CPU又剩好多,所以玩命买内存和硬盘。应该是4条32G的内存。体验是简直太好了,Chrome常驻二三十个页面,各种程序开了都懒得关,一边开虚拟机用Linux跑程序,一边玩3A大作2k分辨率特效全开,如丝般顺滑,几个月不用关机,简直是学术腐败ପ( ˘ᵕ˘ ) ੭ ☆

之前用的另一台机器就是16G内存,时常需要担心内存问题,看着内存快满了还得清理下已打开的程序,即便如此一个多月后也会经常提示内存不足,不得不重启。因此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工作站从业人员看到这条问题表示用户市场上升空间还很大。今年Skylake-Purley的系统已经正式开卖3T内存的系统了,Win 10 RS2最高支持2T,也正在和微软谈判什么时候才能升上3T(目前市场在售3T的系统只支持Linux)。

回到问题上,体验反正没卡过,从来不用关机,三屏工作永远开着几十个窗口/程序,开几个G的CAD文件基本毫无压力(当然首先得有块P6000)。内存大了就是要把pagefile和休眠缓存稍微管理一下。防止被喷分不清硬盘内存,3T说的就是内存。双路CPU,每个CPU有12路内存,单条128G。

每次新品发布的时候研发同事都会有个比赛,在公司官网攒配新品配置,攒的最贵的赢。奖品当然不能是最贵的顶配,( 只算内存就够在二线买套房了)。

使用内存超过 16 G 的电脑是种怎样的体验?

很多人之所以32G内存,是因为32G也不够用,只不过主板最大支持到这,如果主板能认到他们巴不得插到1T。对这些人来说容量就是正义。DDR3经济选择单条8Gx4,实际上DDR4的板子支持的更高,然而很多公司并没有这么多预算,还在用3代内存的平台,能给升级已经是有人努力过的结果了,给单位供过PC的各位经销商应该都明白。

使用内存超过 16 G 的电脑是种怎样的体验?

使用内存超过 16 G 的电脑是种怎样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