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培育健康社會心態 涵養良性社會氛圍

社會心態對社會穩定、國家發展、個人幸福具有重要影響,也是這兩年考查的熱點。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特為廣大考生提供一篇關於“社會心態”的範文,供同學們參考。同學們可以借鑑其中的語言表達和相關素材,但切忌完全抄襲。具體的題目和分論點一定要嚴格按照材料要求去寫。

【範文示例】

培育健康社會心態 涵養良性社會氛圍

積極健康、樂觀豁達、奮鬥進取的良好心態,能夠為個人和社會進步提供堅實的心理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消極悲觀、扭曲變態、頹廢陰暗的不良心態,不僅影響個人生活和前途,也會影響社會健康發展。當前,社會問題、群體矛盾、惡性事件的不時發生都向我們透露出社會心態方面存在的問題,提示我們把脈社會心態的基本走向,構建社會心態的優化渠道,是維護和保證社會健康良性運行的重要命題。

利益分配上讓利於民,打破影響良好心態的資源屏障。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國力日益增強。讓全體國人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深化改革,凝聚人心,贏得民心的當務之急。優化分配體制,完善稅收機制,遏制貧富差距過大的不良狀態。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打破城鄉二元格局,保證農民享有平等的國民待遇。充分開發就業崗位,努力拓寬就業渠道,保證有勞動能力的人勞有所得,不僅有利於調整利益分配,也是使人獲得尊重,體現價值的必經之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住房、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解決人民的後顧之憂。

政治制度上取信於民,拆除影響良好心態的體制藩籬。保證國人共享改革成果需要政治制度的保駕護航。改革各級政府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新分配代表比例,使基層民眾、弱勢群體、農民群體發出聲音。真正落實人民參政議政的途徑與渠道,在法律修訂、政策出臺、選舉任命等事關人民重大利益的關鍵問題上,必須堅持公開、公正、透明,通過聽證、公示、列席等具體舉措,取信於民。切實懲治腐敗,使那些以權謀私、喪失黨性、坑害百姓的不良官員受到應有的懲處。

工作實踐中服務於民,消弭影響良好心態的溝通障礙。近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改革,通過管理創新還人民一個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管理的本質是服務,現代國家制度完全不同於封建王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現代國家,人民是納稅人,各級政府、各級官員都是人民聘用服務者,建立服務型政府,強化服務意識,服務於民是一切政府贏得民心的必然選擇。因此,應在工作實踐中服務於民,理解民眾疾苦,體察百姓需要,回應公眾呼聲,解決實際問題,實現人民政府服務為民的具體舉措。

社會心態是改革發展的“風向標”,是政府工作的“試金石”,關注社會成員的心理狀態,滿足社會成員的心理需求,提升社會成員的心理素質,既是政府分內之事,又關係到社會良性運行。心態的培育亟待高度重視,但也不能急於求成、一蹴而就。緊要的是,應把社會環境營造好,並附之以科學導引,使健康的社會心態在我們的社會中生長並形成氣候。

希望可以幫到您,方便的話加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