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下的小米,缺“芯”的IoT生態版圖

昨日,小米MIX 3發佈,雷軍發微博稱“今年手機出貨量跨過一億臺門檻”,對於智能手機市場而言,無疑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然而,在智能手機風光無幾的背後,小米轉型的重頭戲——物聯網卻將迎來新一輪挑戰。

近日,在2018世界物聯網大會期間發佈的“2018世界物聯網500強”中小米IoT排名123位,雖然在總體上成績不錯。但是相對排名第一位的華為,也能看出小米在物聯網布局方面的缺失。

“暴跌”下的小米,缺“芯”的IoT生態版圖

聲勢浩大的小米“造鏈運動”

2013年,雷軍捕捉到物聯網這個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的賽道,開啟了小米生態鏈計劃,定下了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的目標。於是,小米一場浩浩蕩蕩的“造鏈運動”拉開帷幕。

小米手環、淨水器、移動電源、平衡車、米家智能家居......一件件智能單品爆紅後,華米、紫米、納恩博、綠米等一批小米生態鏈企業開始走入大眾視野。

試想,如果小米自己開展了100個部門生產不同產品,勞動力消耗之大,且效率不高。5年來,小米用“實業+金融”雙向驅動的方式,為初創企業加碼,組件了一艘航母艦隊。

如果從數量上來看,小米生態的佈局顯然是非常出色的,其IoT開發者平臺接入量已達1.15億臺,目前是家庭智能硬件的行業第一。若只看小米自己的IoT市場表現,的確有種勢如破竹之感,但它也僅僅是佔了全球IoT產值的不到2%。

對於小米物聯網而言,這場聲勢浩大的“造鏈運動”現在來看也是非常聰明的一步。小米從自身優勢的智能手機出發,圍繞智能手機向外不斷擴散,將不同的硬件廠商納入其中,通過一個又一個的“鏈”構成一張大“網”。對於小米而言,無疑是最經濟和快捷的方式。然而,這也為其今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暴跌”下的小米,缺“芯”的IoT生態版圖

物聯網並不是簡單的連接

做為小米生態鏈中重要的一員,雲米科技自誕生以來因外觀、價格等,成為家電行業“攪局者”,今年又涉及侵權案,與美的對簿公堂。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短短4年,極速擴張,雲米完成上市,這也導致了其在產品技術的沉澱和積累少之又少。據云米公佈的數據,其擁有的485項專利中,絕大多數為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發明專利比重很小,只有15項,約佔僅3.1%。

而小米之所以介入插線板、電池、淨水器、淨化器等本身技術含量並不算高的領域,是因為小米想借“國貨”概念,升級“中國製造”。在這些領域,小米生態並不容易遭遇技術上的強勢對手,而小米模式對產品標準化的定義,也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但是,僅限於製造,沒有抓到IoT本身的技術意義,這場“新國貨運動”並不好發力。例如,小米的爆款產品智能音箱“小愛同學”,在官方推薦的30種玩法中,基本都是用它來操控手機,或者獲取互聯網服務。它本質上還是已有的需求數據與服務數據之間的互聯,而忽略了在IoT感知層獲取新的數據,這才是IoT最大的意義。

物物簡單的相聯並不創造新的價值,IoT最大的意義,是去探索原本未被感知的數據,再通過雲計算與人工智能的處理,去發展整個產業,甚至改變世界。

人工智能方面,百度每年在此技術的投入均在15%以上,阿里在未來對達摩研究院投入1000億以上,360也早已提出了全場景AI業務。小米姍姍來遲,在2016年才涉足AI研發。

“暴跌”下的小米,缺“芯”的IoT生態版圖

生態鏈並非固若金湯

小米在佈局生態鏈的過程中,採用“佔股不控股”模式。看似明朗的背後,隱藏著哪些風險?

以華米為例,據之前公佈的資料顯示,雷軍所控制企業持股39.7%,高於華米科技CEO黃汪;2017年營收,小米相關產品和小米渠道佔比很重。一直以來,小米生態鏈企業,依託小米的銷售渠道,離開小米將面臨失去市場的風險。同時,小米對生態鏈企業的管控雖然越來越弱,要求卻越來越嚴格。

不僅如此,競爭也是生態鏈企業面臨的嚴峻考驗。在內部,同一類別產品有多家企業競爭,例如,同時做智能鎖的雲丁、雲柚和綠米;同時做空氣淨化器的睿米、琭珞含章和星月電器。在外部,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了進軍IOT市場的速度,華為與硬件廠商合作,在智能家居領域打造一個更開放的生態;OPPO、vivo、TCL 則是共同合作,宣佈成立IoT開放生態聯盟。

顯然,IoT已經成了廠商們的第二戰場,生態鏈企業面對的競爭日益激烈。

“暴跌”下的小米,缺“芯”的IoT生態版圖

小米有沒有核“芯”?

從物聯網產業鏈來看,主要包括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幾大方面。除了網絡層之外,其他方面則廠商爭奪的重點。而從產業環節而言,芯片無疑是物聯網系統的核心。為此,想要構建自主生態,打造低功耗連接,芯片的作用不可言喻。

而在做不做芯片這個問題上,按照雷軍的話來說,做芯片最難的一刻,是決策幹芯片這件事。畢竟做芯片不像做手機,芯片需要實打實的研發和投入,這對於以互聯網思維起家的小米而言,是最大的挑戰。

以華為這麼大的投入力度,在芯片自主研發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自2004年開始,華為就開始佈局自主研發芯片,2009年才研發出第一顆K3芯片,並且還是試水。之後更是經歷了多次實驗,才在2014年成功研製麒麟芯片,並最終應用到華為手機之中。由此可見,芯片的研發難度有多大。

相對於手機芯片,物聯網芯片本質上還是通信芯片,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對於小米而言想要進入也並非易事。自2014年成立小米松果電子以來,第一款NB-IOT芯片在2017年底才推出。雖然在時間點上,並沒有落後很多,但是顯然華為等廠商已經搶先一步。

從佈局方面來看,首款NB-IOT芯片的推出,小米IOT生態佈局也進一步完善。但是以“雜貨鋪”的現狀來看,小米的終端產品雖然已經具有很大體量,但是想要真正實現生態的凝聚力,顯然小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結語:

對於物聯網而言,小米採取的策略是從應用端反向推進,逐步打通連接、平臺及芯片等環節。正如開頭所言,跨過一億臺門檻的小米更多還是在消費市場,真正的物聯網應用還沒有深入延伸。另一方面,在通信協議方面,小米的話語權顯然還不夠!

全球物聯網觀察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