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全畫幅微單

性價比之爭

尼康Z6和索尼A7III是來自兩大廠家最相似的產品,同時都有2400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如果正在考慮進入全畫幅的大坑,那麼這兩個型號絕對是目前市場上最有性價比的,價格都在14000元(2000美元)左右。

但是Z6是尼康微單的第一代產品,而A7III已經是第三代了,那麼這和產品本身是否有關係呢,請看以下的分析。

註釋:我們對Z6的評價僅僅基於短時間的使用,而且是一臺樣機,但感覺並不比更高分辨的高端Z7更差。

畫質

兩臺相機的傳感器都是2400萬像素的傳感器,索尼A7III的傳感器的暗光拍攝能力非常好,動態範圍也很高,A7III的JPEG在同級別相機中降噪處理是最好的,而且和A7系列前代產品相比其色彩科學也提升了一些。

我們目前還沒有測試過Z6的傳感器,但是如果和尼康以前的全畫幅2400萬像素傳感器一樣的話,相信Z6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總的來說我們更喜歡尼康的色彩,而不太看好索尼的色彩,但是索尼或許有一點優勢,那就在高感降噪時的細節保留更好。

視頻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要說到視頻這兩臺機器可都不差,事實上,兩臺機器的相同點比不同點還多,包括:全傳感器超採樣4K/24p 視頻、都有峰值對焦、麥克風、耳機接口等有用的工具、機內防抖、1080/120p的慢動作……

對於更有經驗的視頻攝影師來說,更會注意到二者一個重要的區別,Z6可以通過HDMI輸出10-bit log,而A7III可不行。另一方面來講,A7III可以內錄8bit HLG和S-log2,Z6卻不行。

另一個不同之處應該就是視頻自動追焦了。A7III所使用的點擊追焦功能使用的是索尼以前的中心鎖定鎖定AF算法,不知為何很不靠譜。相反的,在我們對Z7的測試中發現其自動對焦是非常厲害的,既簡單又好用,但大家注意Z7和Z6的視頻自動對焦系統是有一定不同的,所以Z6的自動對焦能力目前還不確定,可能會比Z7更好也說不定。

總的來說,A7III和Z6在視頻方面都是很強大的,但我們這次要站尼康。

自動對焦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尼康和索尼的自動對焦點的覆蓋率都是很大的,Z6有273個PDAF對焦點,覆蓋率高達81%。索尼有693個PDAF對焦點覆蓋率在93%,這是數據。而就實用性而言,二者都有AF對焦撥杆,對於單點對焦時選擇焦點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設計。尼康的自動對焦點顯示為紅色,由於紅色在人眼的視覺中更加明顯,所以其焦點要比索尼的更好找。

兩臺機器都有面部檢測對焦模式,但只有索尼才有眼控自動對焦,通過識別眼部並鎖定對焦,關鍵是還特別的精準。在拍照模式下,我們都更喜歡用索尼的尋像器來對焦,非常方便、準確。而尼康Z6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並沒有繼承尼康優秀的3D追焦能力,通過EVF來追焦的步驟很麻煩不如尼康單反,要求攝影師要先按OK按鈕,然後重置、改變對焦點。

可用性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我們知道一臺相機的可用性和缺點的判斷,都取決於一個攝影師自己的習慣和需求,不過在A7III和Z6之間有些很明顯的區別還是需要注意的。

A7III的菜單是索尼最新的菜單,對於前幾代菜單來說,它都更為簡潔,但是在實際使用的時候仍然覺得有些疑惑和混亂,A7III支持很多用戶自定義功能,但是要設置好真的需要挺長的時間。索尼的觸摸屏不太友好,不能更改參數或導航菜單。

Z6繼承了尼康單反的菜單(挺複雜的)和尼康單反所具有的的大量功能,當然AF自動對焦模式除外,Z6的肩屏可以顯示一系列的參數,A7III則沒有,Z6的觸摸屏是可以用來更改參數和導航菜單的。

總的來說,兩臺相機的實用性都很高,但Z6的觸摸屏是一個加分項。

機身設計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Z6和A7III在尺寸和重量上都做得非常完善,A7III還更輕25g,更短7mm、矮5mm、薄6mm。而且兩臺相機都具有一定耐候性,不過索尼稍差一點,在電池倉部位不具有耐候性,而尼康考慮到在潮溼環境中的拍攝,所以電池倉也是密封的。

手柄的形狀顯然是很重要的,我們在使用中,更喜歡Z系列相機的手柄勝過A7III。但是索尼提供雙SD卡槽(其中之一是高速UHS-II),而尼康只提供XQD單卡槽(未來的固件升級中可支持CFexpress),這有關係嗎?當然,取決於你拍什麼。

所以,雖然索尼大法有雙卡槽,但是由於尼康的手柄握持更佳、肩屏以及更好的耐候性,我們又要投尼康一票了。

鏡頭與卡口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尼康的Z卡口比索尼E卡口大更多(直徑55mm vs 46.1mm)而且法蘭距更短(16mm vs 18mm),所以這意味著什麼呢?理論上,這意味著尼康可以適配光圈更大的鏡頭,因為它不會被像索尼E口這樣的小小口徑所限制住。這也意味著尼康Z卡口可能會成為最能轉接的卡口,因為它的法蘭距足夠短。

另一方面,由於尼康已經為Z6和Z7推出了Z卡口的原生鏡頭,一共3支。而A7III已經有超過25支原生E卡口鏡頭,而且第三方E卡口鏡頭的陣營也在不斷擴充,比如適馬推出的原生E口鏡頭。不過,感謝FTZ轉接環,所有F口鏡頭都可以裝在Z6上面使用,包括自動對焦等功能都是正常的。

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尼康的卡口似乎是更值得投資的。

EVF和LCD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尼康Z6的368萬點的電子尋像器放大倍率為0.8x,而索尼A7III則是 236萬點0.78x放大倍率的電子尋像器。EVF分辨率的區別在視覺中是很明顯的,Z6的取景器中看到的明顯更加銳利和清晰,而且在拍攝中尼康的EVF分辨率也不會下降,不過索尼在拍攝之中EVF分辨率貌似會下降。

而尼康Z6和索尼A7III都有可翻轉的LCD屏幕,但Z6的更大、分辨率更高:3.2“、210萬點,相比於A7III的3“、92萬點強太多。

總得來說,尼康在EVF和LCD上的都勝出了。

實際性能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在速度上,對於想拍運動場景的用戶來說,兩臺相機的連拍速度都是足夠的。A7III可以拍攝10fps、Z6可以拍攝12fps(第一張後自動曝光鎖定)。但是尼康在這一點上沒壓過索尼,在最高速時只能提供12-bit RAW,索尼則是14-bit RAW。目前我們還沒有確認Z6的緩存具體參數,不過希望會比Z7的23張RAW的量更高,一比較就知道索尼的厲害之處了,保持10fps的連拍速度下可以連續緩存超過100張RAW。

在電池續航力的方面,索尼這次打敗了尼康,每個滿電的電池可以拍攝710張照片,而尼康只能拍攝約330張照片(CIPA測試)。

綜述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似乎,尼康研發Z6就是要和A7III正面剛呢,不過畢竟Z系統已經研發很多年了,也不好確定。對比完之後,仍然可以說兩臺相機都能夠幫你回本,是值得花錢購買的,在沒有正式測試Z6之前,並無法定斷哪臺更好。

快速的回看一下之前的對比結論,你或許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尼康Z6的EVF\LCD屏幕都更優秀、觸摸屏分辨率更高且支持觸屏的範圍更廣,視頻自動對焦應該會更強,鏡頭卡口更具有多樣性,還有很多近原生的F口鏡頭支持。另一方面,索尼A7III的照片自動對焦更好,電池續航力更強,具有更多的原生卡口鏡頭。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談資|索尼A7III與尼康Z6對比測試,全畫幅微單到底哪家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