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樑革命紀念館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金秋十月,啟程前往西北,去陝甘寧邊區的甘肅省永遠的紅色之地慶陽,去革命的聖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全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慶陽市重溫紅色情懷。

以前的歷史知識對陝北革命根據地的認識影響深刻,對於隴東革命的歷程不是很清晰。這次的行程讓顛覆了我對甘肅的印象,加深了對隴東革命重要性的認識。

這裡是中國中央工農紅軍長征後全國唯一的紅色革命根據地,為中央工農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成為紅軍奔赴抗日戰場的出發點。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南梁是西北高原上的一片紅色熱土,是中國革命的歷史重鎮,從這裡燃起的星星之火,曾照亮了中國革命走向最終勝利的輝煌道路。

硝煙已去,塵埃落定。留給這裡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民族解放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寶貴精神和鮮血鑄就的紅色印記。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為紀念南梁革命運動,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甘肅省委、省政府決定籌建南梁革命紀念館,先後於 1985年和2012年修建了兩個革命紀念館。

第一座紀念館於 1986年 11月7日在當年成立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的荔園堡落成,紀念館佔地 33.12 畝,建築面積 2281平方米。

新館於2014年9月28日,在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80週年慶典活動時正式面向公眾開館。新館佔地面積16.4畝,建築面積7276.17平方米,展陳面積6426平方米。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老紀念館依託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的荔園堡而建,整個建築群氣勢宏偉, 肅穆莊嚴,前面是 10 多米高的兩層仿古式城門。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正對大門立有紀念碑,碑座三面刻有 608 位烈士的英名,一面是無字碑面,是專門紀念無名烈士的。紀念碑高34.117米,象徵著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於1934年11月7日。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蘇維埃政府舊址,原為荔園堡城內的關帝廟。

1934年11月1日至11月6日,陝甘邊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這裡隆重召開,選舉成立了陝甘邊區蘇雄埃政府和陝甘邊區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門楣上橫刻的“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是1985年修建南梁革命紀念館時題寫的,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紀念碑東側是顯示陝甘邊區軍民 英雄氣概的白色群雕, 西側是清音樓。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最後面是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內有 3個革命文物展覽室,裡邊分別陳列有領導題詞;劉志丹等烈士的生平簡介及部分遺物; 再現陝甘邊區革命鬥爭史的文字、 繪畫、 圖片及實物;39 位中央、省上領導及當年在南梁地區戰鬥 過的老前輩的題詞。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在創建根據地的過程中,邊區軍民前赴後繼, 浴血奮戰,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和 “ 圍剿 ” ,壯大了革命力量,使根據地由華池 擴展到甘肅的合水、慶陽、正寧、寧縣和陝西的旬邑、 彬縣、 淳化、 耀縣、 三原、 銅川、宜君、黃陵、富縣、甘泉、保安、安塞、定邊、靖邊等十八個縣。數萬平方千米的廣大地域, 為經歷二萬五千里長徵的中央紅軍提供了立足點, 為抗日戰 爭乃至全國革命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2014年建成的新紀念館氣勢宏偉,整個館由綜合展廳和三個個人專題展廳組成。

其中:綜合展廳包括序廳、第一部分創建陝甘邊根據地建立紅二十六軍、第二部分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碩果僅存”的紅色區域、第三部分紅軍長征落腳點八路軍抗日出發點、第四部分南梁精神光耀千秋、結束語6個部分。

整個新館圍繞陝甘革命根據地“兩點一存”的重要歷史地位以及在此基礎上鑄就的偉大“南梁精神”,向大家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1927年10月,謝子長等共產黨人領導發動清澗起義,打響了西北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1928年5月,發動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武裝起義——渭華起義。這些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但點燃了西北革命的星星之火。他建立了甘肅農村最早的黨支部——中共彬寧支部,並參加和領導了旬邑起義,組織農民開展武裝暴動,建立革命政權。1930年1月發動太白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黨在隴東地區發動的第一次工農武裝起義,打響了共產黨人在隴東地區反抗國民黨反動軍閥的第一槍。

1932年4月,領導發動兩當兵變,組建了陝甘游擊隊第五支隊。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1933年3月8日,中共陝甘邊特委在照金兔兒梁成立。4月5日,陝甘邊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照金召開,選舉產生了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

在沒有中心地作依託,沒有健全的黨組織,沒有主力紅軍的危困情況下,193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陝甘邊特委、革委和紅軍臨時總指揮部,在合水縣蒿咀鋪鄉包家寨再次召開了黨政軍聯席會議。這次會議是在陝甘邊區黨和紅軍幾無立足之地的困難時期緊急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黨政軍負責人均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次會議是陝甘邊革命鬥爭從失敗走向勝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這是根據地鼎盛階段)

1934年2月25日,陝甘邊區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南梁四合臺召開,選舉成立了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

正值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如火如荼迅猛發展之時,1934年2月至5月,國民黨向南梁地區發動了第一次大規模軍事“圍剿”,歷時3個多月,開展大小戰鬥30餘次,殲敵3000多人,使根據地進一步擴大到涉及陝甘兩省18個縣區,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區域。第一次反“圍剿”鬥爭雖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也讓黨和紅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第一次反“圍剿”鬥爭取得勝利,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擴大,邊區黨的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

隨著陝甘邊區的蓬勃發展,1935年初,國民黨蔣介石調集陝、甘、寧、晉、豫5省4萬餘兵力,對陝甘邊及陝北根據地發動了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

在劉志丹等同志的正確指揮下,陝甘紅軍歷時5個多月,相繼解放了延長、延川、安塞、安定、保安、靖邊等6座縣城,取得了反“圍剿”鬥爭的全面勝利,使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和以瓦窯堡為中心的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了涉及陝、甘兩省30多個縣域、13萬平方公里、近100萬人口的“陝甘革命根據地”(又稱“西北革命根據地”)。這塊根據地的發展和壯大,成為國內二次革命戰爭後期全國“碩果僅存”的紅色區域。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1935年7月,陝甘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剛一完結,國民黨就再次調集15萬兵力,對根據地悍然發動了第三次大規模軍事“圍剿”,企圖將西北革命全部撲滅,不留一絲喘息之機。陝甘紅軍採用靈活的游擊戰術,與國民黨敵軍展開英勇作戰,先後打贏了慕家塬、定仙墕等多場戰鬥,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鬥爭第一階段的偉大勝利。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紅軍長征落腳點 八路軍抗日出發點

就在陝甘蘇區如火如荼全面發展壯大之際,全國各蘇區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南方各個根據地相繼淪陷,黨中央和各路紅軍被迫踏上二萬五千裡的長征路。

最先結束長征,並率先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是從鄂豫皖根據地一路輾轉北上,艱辛而來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1934年11月,紅25軍從鄂豫皖根據地開始戰略轉移,歷時10個月,途徑4省區,於1935年9月率先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

得知紅25軍到來的消息,陝甘蘇區政府同志第一時間到陝北永寧山派兵迎接,後與陝甘紅軍在陝北永坪鎮勝利會師,併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1934年10月,黨中央及中央紅軍從瑞金開始戰略轉移,歷經湘江戰役、四渡赤水、翻雪山、過草地等艱難險阻,於1935年9月從四川進入甘肅。中央領導同志在哈達鋪休整時,從一張《大公報》上得知,陝甘地區有一塊完整的革命根據地,黨中央隨即作出決定,將紅1方面軍1、3軍團及軍委直屬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並開始轉道北上,向陝甘蘇區進發。

193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通渭縣榜羅鎮召開擴大會議,正式作出了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陝甘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決策。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到達陝甘蘇區轄域吳起鎮(時屬華池縣管轄),紅1方面軍歷時1年,長驅二萬五千裡的偉大長征勝利結束。

到到陝甘邊區後,毛親自部署並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軍事“圍剿”。後來毛在評價這場戰役時說:“直羅鎮一仗,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著陝甘邊區的‘圍剿’,給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中央紅軍到達陝甘蘇區後,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根據地,解除蘇區重重危難,中央軍委發佈了東征作戰的重大命令。

1936年2月1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組成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先鋒軍,東渡黃河,意欲打通奔赴華北抗日前線的通道。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1936年5月,黨中央決定成立西方野戰軍開始西征。歷時2個多月,先後解放了洪德、曲子、環縣等地,為發展開闢陝甘寧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同年10月,中央紅軍與長征北上的紅2、4方面軍先後在甘肅會寧、靜寧地區勝利會師。長征的勝利標誌著中國革命即將轉危為安,三軍會師後通力合作打響了山城堡戰鬥,此戰成為土地革命戰爭的最後一戰,標誌著土地革命的勝利結束。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紅軍各部在陝甘寧邊區為出師抗戰正積極做著各項準備工作。

1937年2月,紅軍主力進駐隴東,分別留駐於正寧、寧縣、慶城、鎮原等地休整,並在隴東地區開展擴紅運動、發展農業生產,與當地群眾建立了深厚的魚水情誼。8月25日,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陝甘革命根據地軍民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南梁精神”,它傳承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又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本土實踐基礎。南梁精神的內涵是: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

尋夢絲路到甘肅,參觀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


攝影/菱湖夜月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是一幅氣勢磅礴的革命畫卷,詮釋了革命前輩和無數先烈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它是一座巍峨聳立的豐碑,銘刻著陝甘邊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和民族解放做出的巨大貢獻;它是中國共產黨人譜寫的光榮史冊,成為感召後人,啟迪思想的寶貴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