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因“咽喉癌”去世?慢性咽炎與咽喉癌症狀相似,傻傻分不清?

眼下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卻迎來不幸的消息,深受大家喜歡的主持人李詠去世了,真的很令人傷心。

李詠因“咽喉癌”去世?慢性咽炎與咽喉癌症狀相似,傻傻分不清?

許多人猜測李詠是因為“咽喉癌”過世,具體是什麼癌我們估且不論,但在秋季乾燥天氣裡許多人都會有喉嚨不適的感覺,有些人因為喉嚨不適惶惶不安聯想與咽喉癌有關,還有些人以為這只是單純的慢性咽炎,那麼咽喉癌與慢性咽炎到底有哪些區別呢?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咽喉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李詠因“咽喉癌”去世?慢性咽炎與咽喉癌症狀相似,傻傻分不清?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曾宗淵教授介紹,咽喉癌與慢性咽炎的早期症狀均表現為咽喉幹癢不適、刺激性咳嗽、吞嚥不適、咽部異物感以及聲音嘶啞等,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咽喉癌患者以上症狀是逐漸加重的。曾教授強調當休息、服用治療咽炎的藥物、多飲水等方式都不能使症狀減輕,有些症狀用藥物後可能會有短暫改善,但是藥效不能夠持久,咽部的不適感很快又出現了,因此,他提醒患有以上症狀的人群,以慢性咽炎治療或不治療,症狀持續一個月仍不見緩解,一定要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那麼咽喉癌與慢性咽炎到底如何區別呢?

李詠因“咽喉癌”去世?慢性咽炎與咽喉癌症狀相似,傻傻分不清?

咽喉癌與慢性咽炎的早期症狀有點相似,二者都是咽喉上面的病症,一個可危及生命,一個並不嚴重。對於慢性咽炎大家可以輕鬆以待,但對於咽喉癌都抱著一種本能的畏懼,認為一旦患上就是致命的,其實咽喉癌康復的機率還是很大的。曾宗淵教授表示要了解咽喉癌與慢性咽炎的區別,主要了解咽喉癌的五大特徵,他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一定要去正規的腫瘤專科醫院檢查。

咽喉癌通常有五大症狀:

一、聲音嘶啞

聲音嘶啞是聲帶癌最早出現的症狀。多為持久性並逐步加重,聲門型喉癌早期症狀不顯著,而聲音嘶啞則為較晚期的症狀。聲門型喉癌是廣東地區最常見的一類喉癌。由於腫瘤長在聲帶上,故早期就容易引起聲音嘶啞的症狀。對於年齡超過40歲,聲音嘶啞超過1個月的患者,建議及早到醫院就診,排查喉癌。

二、咽喉部異物感、梗阻感、疼痛

上述症狀反覆1個月以上的人群且年齡在50歲以上,需要警惕患咽喉癌的風險。咽喉部異物感、梗阻感、疼痛常為聲門型癌比較早期出現的症狀,在癌破潰後出現咽喉部疼痛,有時放射到同側耳內為較晚期出現的症狀。經兩週左右規範治療還不緩解,要警惕惡性腫瘤,因為腫瘤形成的黏膜潰瘍會引起疼痛。

三、咳嗽和痰中帶血、血絲痰

痰裡見少量血絲,特別是清晨的第一口痰,要高度警惕咽喉癌變的風險。

四、吞嚥障礙,呼吸困難

據悉,大約60~70%的咽喉癌病人,特別是非聲門型的喉癌患者,很多都是這個時候才就診,往往發現癌腫已屆晚期,說明癌已發展到堵塞喉腔。治療的價值和療效大打折扣。

五、頸部腫塊

咽喉癌特別是聲門型喉癌較容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形成頸部腫塊。部分患者往往以頸部腫塊為首發症狀甚至是唯一的症狀就診。如果出現頸部腫塊而未及時就醫往往貽誤診療時機,影響治療效果。

李詠因“咽喉癌”去世?慢性咽炎與咽喉癌症狀相似,傻傻分不清?

在生活中,我們不僅僅要了解咽喉癌和慢性咽炎的科普知識,還要注意咽喉癌和其他有著相似特徵的疾病,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能夠在最佳的治療階段將病情控制,早日治癒。那麼要如何預防咽喉癌呢?復大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曾宗淵教授提出了幾點預防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避免酗酒

長期大量飲酒,使咽喉部充血水腫,而且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為形成咽癌症奠定基礎。

二、禁菸

吸菸會直接損傷器官而形成咽喉癌。煙齡越長,咽喉癌的發病率越高。煙中的尼古丁、煤焦油和其產生的苯並芘都是致癌物。

三、防範飲食習慣不良的危害

一些人不分冬夏,三朋四友經常在一起吃火鍋,麻辣燙等刺激不斷,這樣的長期的飲食習慣不僅對咽喉,而且對眼、氣管、肺、食管、胃等都有害,既引起疾病,也會惡化形成癌症。

四、遠離化學致癌物質

與咽喉癌相關的化學致癌物質有二氧化硫、鉻、砷等。生活和生產的環境被空氣汙染,吸入上述有害氣體和粉塵,會損害咽喉,必須做好防護。

五、重視癌前病變

喉白斑是喉癌的癌前病變,它是聲帶黏膜上皮角化不良,在黏膜上出現的白色斑塊,是上呼吸道感染、吸菸、有害氣體刺激、用聲過度等引起的病理性變化。

與形成咽喉癌有密切關係,必須積極防治。還有喉角化症、慢性肥厚性喉炎、乳頭狀瘤等,都要密切觀察和積極防治。

六、接觸放射線要慎重

放射線是致癌物,當多次或大劑量對頸部作檢查或治療時要防護好,免受損害,否則為形成咽喉癌創造條件。平時要儘量減少放射線檢查。

李詠因“咽喉癌”去世?慢性咽炎與咽喉癌症狀相似,傻傻分不清?

總結:近些年來,咽喉癌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升高。咽喉癌也成為了困擾人們的一大惡性腫瘤了。我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預防咽喉癌還是十分重要的。復大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曾宗淵教授指出戒菸戒酒是首先需要做的事,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有效預防遠離疾病。

李詠因“咽喉癌”去世?慢性咽炎與咽喉癌症狀相似,傻傻分不清?

國內著名頭頸腫瘤專家,博士生導師,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醫療系。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從事腫瘤研究50餘年,在頭頸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尤其是喉癌和口腔癌,曾擔任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喉癌單病種首席專家。獲得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一等獎、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校級多項科研成果獎。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獲中山大學最高級別的執業榮譽獎——“中山大學卓越服務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