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我拒絕平淡,踏上了獨自去穆斯林國家工作的旅程

我們總懷抱著對生活的想象,幻想遠遠地出走,寧願歷經艱險,挫骨重鑄,也要無愧在這世上走一遭。

但現實生活往往比想象中艱難,遠方的閃閃發光也虛實難分,難辨真假。

我自小便與父親疏遠多過於親密,他的不善言辭、頑固不化;我的爭強好勝、乖張叛逆,讓遠方早早就在我心底和自有、無拘無束畫上了等號。後來選擇出國工作,也就無可厚非,有據可循了。

記得大學畢業後,偶然得到一個去馬來西亞工作的機會,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挑戰,我滿腔熱血的認為,實現自己人生理想和價值的機會已經降臨。

畢業後我拒絕平淡,踏上了獨自去穆斯林國家工作的旅程

▲馬來西亞夜市 圖片來源於Bianlei

抱著對新環境的躍躍欲試和忐忑不安,我知道自己人生軌道第一次嶄露頭角就在此時。無關那個地方是否是我瞭解的,也無關這份工作是我所向往的。僅僅這份要去獨自面對未知的冒險,就足夠我細細咀嚼,滿心歡喜了。

在家人的不理解和朋友祝福聲中,我毅然決然的踏上異國他鄉的路程。對我來說,這是一場革命,是一場打破內心秩序,衝破安全舒適區牢籠的戰鬥。

戰鬥一旦打響,便不會因為你心存美好期望,就放棄它對我們的考驗。

我的第一站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這個地區很開放,很國際化,也是一個穆斯林國家,主要民族馬來族都是穆斯林,所以尊重不同民族信仰,不在不同民族同事前談論任何敏感問題。

畢業後我拒絕平淡,踏上了獨自去穆斯林國家工作的旅程

▲吉隆坡和近郊的交通路線圖/圖片來源於網友方世宇

謹言,成了我的第一堂必修課。

公司內部大多數為華人,然後印度人馬來人佔一部分。英語是職場的官方語言,每個人都會說,大部分華人華語都很好,但用客家話、廣東話和英語夾雜著說的居多。

雖然在校期間,對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有自信,但在複雜的語言環境中,實際運用起來,依然困難重重。

記得我第一次參加公司新產品推廣會議上,老闆鼓勵大家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唯獨我,因為粵語和口音英語的理解障礙,憋著所有的勇氣,對著全場說了一句“sorry,i don’t get the point.”

故事到這裡,可能都是從此以後,我會發憤圖強,勵精圖治,誓為自己一雪前恥。

我也確實那樣做了。然而,現實並不會因為你所面臨的處境就會退讓半分,而是給與你更重的考驗與磨難,逼你做出你所以為的、更多的努力。

在那之後,我在公司越發的沉默寡言。陌生的環境,忙碌的工作,油膩的飲食,種種不適應和惶恐不安,讓我感覺每天都備受煎熬。短短時間內,我就像患了厭食症,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一個星期內瘦了6斤。

我不太信命,但卻記得我母親說過,我天生太要強,會讓自己過的特別辛苦。而這種要強的性格卻在我人生的第一次職業的低谷時期,讓我堅持看到了閃閃光亮。

讓我明白:現實就是無論你是誰,總是把好的壞的都公平的呈現出淋漓盡致,靜待你的探索和挖掘。

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工作能力也遭到質疑。我開始反省自己是否是用錯了方法,一定是哪個環節出錯了,才會欲速則不達。

畢業後我拒絕平淡,踏上了獨自去穆斯林國家工作的旅程

我嘗試著改變努力的方向,從剛開始的刻意融入同事間,刻意模仿當地人的生活習性,刻意更多的讚美身邊出現的人和事,到刻意變得不那麼生硬,我發現,事情出現了不一樣的轉機。

心理學家Ericsson的研究發現:決定偉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驗,而是“刻意練習”的程度。簡稱為“深刻學習”。

因為工作內容時常會跟著經理四處奔波跑市場,我極力抓住機會和不同民族的顧客對話,聊天,三言兩語也好,客氣家常也好,儘量消除對民族差異的陌生感;

平時零零碎碎的時間,手機放在兜裡,耳機裡要麼是TVB劇,要麼是粵語歌,跟著說,跟著唱,嘗試著熟悉粵語的發音和吐詞。

工作之餘,跟著同事穿街走巷,尋找街頭小吃,把自己當遊客瞭解當地飲食文化特色。

漸漸地,我從能理解大家對話的一個詞,一段話到能插上話,最終立足於異國職場,逐漸開始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身邊的人、事、物,進而發現適應的過程也能是一件有意思,一件有趣的事。

只有身體力行的融入到周遭,去感受圍繞著你的一切,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培養你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態度。

異國他鄉,一個更加包容和開放的心態決定著你是否能找到差異的樂趣。世界之美,千差萬別,形態各異,給與尊重和欣賞往往如贈玫瑰,留餘香。

畢業後我拒絕平淡,踏上了獨自去穆斯林國家工作的旅程

▲《吉隆坡塔上的夜景》圖片來源於網友方世宇

所謂“成長”,或許是我們終於認識到世界的複雜性,能夠一定程度的跳出侷限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人與事,就是開始面對現實,承認客觀存在,接受虛弱的、不堪的、逞能的自己,然後努力著一點點實在的改變。

也許推動我最初離開的是渴望自由,掙脫束縛,但終於輪到自己站上真實的舞臺,沒有觀眾沒有掌聲,更多的是面對困頓中的自己和當下的具體生活的時候,遠方的光依然忽明忽暗,難辨虛實。但選擇哪條路又是信誓旦旦的康莊大道,一片光明呢?

如若條條大路通疑惑,那更有可能通向符合我們天性的真實存在的路,才會更多的在深淵黑暗的時刻,多出那一點點的力量和勇氣,在每一個孤獨、寂寞的夜晚,懷揣安定入眠。

畢業後我拒絕平淡,踏上了獨自去穆斯林國家工作的旅程

▲石油雙子星大樓/圖片來源於網友方世宇

而我們走過那麼遠的路,哪怕最終也只是帶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地方而已,但只是這一次,我們才會第一次真正重新認識這一切開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