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中,嚴嵩把持朝政已經二十年了。劇中嚴嵩沒有被臉譜化,四十歲的倪大紅將八十歲的老臣演繹得非常出色,作為座師,對胡宗憲信賴有加;作為父親,對嚴世蕃又愛又罵。

《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劇中徐、高、張三人也是個性鮮明:徐老沉持重,平日對嚴嵩不動聲色,該下手時快準狠,本劇沒有像《明朝那些事》那樣把徐階描寫得很聰明,但老戲骨肖竹把徐階的心機草蛇灰線地釋放出來;高拱的演員桀驁不馴的模樣,很符合高拱恃才傲物的個性,在朝堂上經常差點和嚴世蕃打起來;張太嶽在劇中很正,有點像美髯公。這三個歷史人物年歲互相之間相差十歲,最老的徐階和嚴嵩差二十歲,這一點劇集也表現得非常準確。

《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對於這四個人,嘉靖帝是次第用之,但是結果都不太好。君王有馭下之道,臣子卻未必有屠龍之術。嚴嵩被抄家的田地不及徐階十五分之一,誰能辨之忠奸?高拱算是得以善終,劇中偉光正的張居正死後差點被劇中的小可愛,之後的萬曆皇帝鞭屍。

《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嘉靖口中“元亨利貞”的東南胡汝貞是個能臣無疑,卻在嚴黨倒臺後受到牽連,這些年對其翻案不少,本劇找到王慶祥來演,便知是一個偉光正的形象。全劇的前半部分,圍繞著浙江“改稻為桑”國策的執行展開,主要就是浙直總督胡宗憲頂住對恩師嚴嵩的情誼和嚴黨的淫威壓力,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作出艱難決策的情節。本劇中,胡汝貞可謂大明朝中流砥柱、骨鯁之臣,不僅任內以民為本,還外御強敵、驅逐倭寇。

《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另外一個貞,江蘇巡撫趙貞吉則代表著另外一種官僚。這種人對做官的興趣更大一些,身為理學中人卻勸胡宗憲多為自己著想,厭惡海瑞這樣的直腸子。劇中趙貞吉最後入了內閣,在皇帝的威嚴下依然能應對自如,表現出能臣的風采,但還是看出創作者對知識分子的嘲諷。

《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與他們相對,浙江布政使鄭泌昌、按察使何茂才就是地方大員裡惡的代表,他們的腦子只想著自家的名利,甚至可以作出毀堤演田、誣陷人死的壞事,被捕後依然能照典章律例,負隅頑抗,不愧是進士出身。演員都是一流的,訴訟的部分不輸現代庭辯戲。

《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為了讓海瑞不太孤單,在基層公務員這第三梯隊裡,編劇加入了不屬於同時代但同樣敢於直言的王用汲,並且把他的籍貫從福建晉江移到更為知名的富庶之地,這位出身自崑山的小地主與海瑞同為七品芝麻官,兩人在弊案中共進退,以小人物的勇氣製造出掀翻嚴黨大船最後一下的關鍵浪潮。

《大明王朝1566》裡,他們是能臣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