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居民儲蓄不足”問題更顯著

中證網訊(記者 倪銘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4日聯合發佈的“2019年《經濟藍皮書》稱近兩年居民提供給其他部門的儲蓄資金大幅減少,出現了“居民儲蓄不足”的情況。同時在企業去槓桿背景下,企業負債難度加大,更加凸顯了“居民儲蓄不足”的問題。這些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不過,“儲蓄不足”與“儲蓄率下降”不完全畫等號。“儲蓄不足”的體現不僅僅是儲蓄率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居民要用於歸還自身債務的被動儲蓄增多。當年儲蓄多於實物投資的居民會增加金融資產或歸還債務,增加金融資產的儲蓄更靈活,多為主動儲蓄;歸還債務的儲蓄更剛性,多為被動儲蓄。近兩年歸還債務的被動儲蓄增多。

近兩年貸款購房者增多,持續透支未來儲蓄。貸款購房者的儲蓄可能有適度增加,但主要是房產的增加,而儲蓄存款減少、債務增加,從國民經濟運行上看,企業部門難以繼續獲得居民剩餘儲蓄資金,“居民儲蓄不足”問題更顯著。

居民債務存量逐漸增多,較多儲蓄用來還債。由於以往的購房行為透支了未來的儲蓄,在不購房的年份,儲蓄要用於歸還自身貸款,難以提供給其他部門。我們測算,2018年居民還本付息金額與可支配收入之比接近40%,而且還呈上升趨勢。這樣,這些居民的儲蓄可能還在增長,但主要用於還債,儲蓄存款沒有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