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過度醫療 避免基金浪費——漢濱區實施新農合“DRGs+”支付方式

11月29日,記者從安康市漢濱區衛計局獲悉:作為衛生健康委和省衛生健康委確定的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聯繫點,漢濱區經過國家和省上兩級有關專家的指導和業務培訓,從2017年10月開始,在漢濱區第一醫院按DRGs(疾病診斷相關組)付費方式具體實施。


防止過度醫療 避免基金浪費——漢濱區實施新農合“DRGs+”支付方式



目前,漢濱區第二醫院、第三醫院、中醫院也加入DRGs結算的行列,處於試運行階段。衛生健康委支付方式改革專家組組長、衛生髮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祿生表示:“漢濱區住院按DRGs付費試點晚、進展速度快、推廣效果好,走在全國前列。”

防止過度醫療 避免基金浪費——漢濱區實施新農合“DRGs+”支付方式


據有關人員介紹,DRGs付費即按疾病診斷相關組付費,就是將影響疾病治療、轉歸的各種因素作為參考標準,把病人分成500至600個診斷相關組,並通過科學測算得出每組疾病的費用標準,醫保基金按相應的費用標準進行支付。

防止過度醫療 避免基金浪費——漢濱區實施新農合“DRGs+”支付方式


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手術,通常只指第一診斷為單純性闌尾炎,病種範圍和治療方式必須單一,按單病種結算很難覆蓋闌尾炎的各種情況,其間醫院有很多漏洞可鑽。DRGs則將闌尾炎根據是否手術和嚴重程度分成了5—6個組,覆蓋了闌尾炎及其相關病例,其間醫院沒有空子可以鑽,促使其只能主動通過規範臨床路徑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節約醫療成本。

據瞭解,漢濱區人口百萬,農村人口79萬。2017年新農合籌集47140.19萬元,支出51120.08萬元,當年基金超支3979.89萬元。小病大治、重複檢查、過度醫療是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需要突破的瓶頸,DRGs付費方式無疑成為漢濱區破解這些癥結的辦法。

DRGs付費方式對政府而言,避免了醫保基金的浪費和不合理分配,通過支付方式改革,讓醫院主動控制成本,促進醫保基金的有效使用;對醫院而言,治療時使用合理的臨床路徑,規範了醫院和醫生的診療行為;對患者而言,減少了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提前預知了基本的治療手段和費用情況,有利於患者選擇費用低、質量好的治療方式或醫療機構。

據漢濱區衛計局有關人員介紹,從區級四家醫院的運行數據來看,效果讓人滿意。四家醫院從試運行至今,始終保持了較高的病歷上傳率和入組率,出院病人入組率已經基本穩定在99.99%;平均住院日總體呈下降趨勢,次均住院費用較試點初也略有下降,而病例組合指數呈上升趨勢。住院支付按DRGs付費,再加上門診總額預付等其他方式,形成了漢濱區支付方式的“DRGs+”模式。(張斌峰 羅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