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晨患癌提醒我們:健康,才是一個人最高的起跑線


邱晨患癌提醒我們:健康,才是一個人最高的起跑線

【旋轉的陽光】

邱晨患癌提醒我們:健康,才是一個人最高的起跑線

原創作者|旋轉的陽光(喜歡文字,相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最新一期的《奇葩說》中,邱晨自述自己從2018年3月份檢查出甲狀腺惡性腫瘤外加淋巴結轉移。

誰也沒法預料,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一個先來。

當我們還沒從邱晨患癌的消息裡緩過神來,就傳來了“55歲的著名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的消息。痛心一直撩撥著我們的神經。心痛之餘,我們也逐漸頓悟:健康,才是一個人最高的起跑線; 健康平安,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無論是走向社會的成年人,還是在象牙塔裡求學的孩子,任何人的世界裡都沒有“容易”二字。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壓力與追求。

求學時,成績,名次是孩子苦苦奮鬥的目標;工作後,業績,考核,升職是人們不敢懈怠的理由;成家後,車子,房子,票子,老人,孩子成了人們殫精竭慮的動力......唯獨,健康被我們拋在了腦後。

每個新年的開始,我們習慣許下新一年的願望,寫下新一年的目標,可是健康總也擠不進我們擁擠的願望清單。

忽視健康,會讓我們付出沉痛的代價。疾病面前,你的任何頭銜職位都變得不堪一擊。

前段時間,一條新聞上了熱搜:廈門一家美資物流公司的高管尤先生患癌三年花光了半生的積蓄,還被為其工作了24年的公司降薪到1200元。

堂堂外資企業的高管,為公司奉獻了20多年,因為一場病,所有的付出全部歸零。

雖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過河拆橋,我們也不是鼓動大家消極怠工,我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不要透支你的健康去拼命工作。失去了健康,你苦苦為之奮鬥的職位頭銜就成了浮雲。

邱晨患癌提醒我們:健康,才是一個人最高的起跑線

喬治·赫伯特說過:“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媽媽對一個家庭,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年輕媽媽,因為疾病,離開了人世,永遠失去了對孩子的陪伴。

2011年復旦女教師于娟,患癌離世,曾引起了世人一段時間的關注。那時,年僅31歲的于娟,在與癌症抗爭1年多後,舍下2歲的兒子,留下警醒世人的“生命日記”,與這個世界徹底告別。

疾病讓所有不良作息習慣及生活習慣的後果原形畢現。儘管很多人以“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作為勉勵自己不斷精進的名言,但是如果沒有生命的長度作為前提,生命的質量和厚度談何積累?

因為忽視健康而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對孩子的陪伴,一個家庭的溫暖幸福也就拉下了帷幕。

很多時候,我們迫於生計的壓力,用健康換金錢,可是一旦失去了健康,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生命。

一篇早些年前的文章《賣米》,今年重新刷屏。每次讀到這篇文章,總會讓人淚如雨下。《賣米》的作者飛花,真實姓名是張培祥。

很多人對《賣米》這篇文章很熟悉,但對張培祥背後的故事卻知之甚少。

從網絡上的信息來看,張培祥(1979年10月6日至2003年8月27日),女,系北大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網絡寫手。2003年8月27日晚9時,張培祥因患白血病去世,年僅24歲。

這是一位貧困家庭的孩子,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大學期間,白天上課,晚上自學,兼職創作及翻譯,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學費,而且在外打工賺來的錢全部補貼家用。她母親說,家裡牆上貼的瓷板,地下鋪的水泥,包括彩電、洗衣機等等全是女兒賺錢買的。

巨大的壓力和高強度的勞作,讓這個年輕的北大才女倒在了白血病的病魔裡。

張培祥在醫院期間,得到了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她幫助搞過策劃的北京電視臺和請她翻譯外國作品的部門也表示:不惜拿出巨資,留下這個珍貴的生命。

然而病魔無情,儘管醫院盡了最大努力,加之各方的“巨資”,也沒有留下這個年輕的生命。一位才女就這樣隕落。

很多人心裡都明白,疾病無情,健康無價。但是我們常常存在僥倖心理,認為疾病離我們自己很遠。

無數的人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讓我們明白,疾病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一旦你忽視健康,透支身體,疾病就會光顧你。

只有健康,你才能承擔起你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責任,你才能為你身邊的人遮風擋雨。只有健康,你才能更好地追求你的夢想,累積你生命的厚度。

關於保持健康的建議,無論逝者還是生者,都給出了我們的答案:

1. 保持良好心態,適當給生活做減法,捨棄一些不必要的虛榮和攀比

復旦患癌女教師于娟,生前曾在她的“生命日記”裡寫下自己的反思:“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逝者用生命為代價,向我們做出了健康的註解,我們唯有懷著敬畏的心情,用實際行動做起,維護我們自身的健康。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

“抗癌鬥士”李開復曾經說過:“我們的健康如果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我們的睡眠、壓力、運動、飲食。如果這4點達到即可......”

所以,我們要儘量多的運動,戒菸戒酒,適當減壓;保持充足睡眠及規律飲食......大道至簡,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事,卻會是對我們身體最好的保護。

3. 定期體檢

大部分的疾病,發現及時,都能取得很多的治療效果。每年定期體檢,能及早發現自身的健康隱患,採取有效措施,從而避免大病的進一步發展。

茨威格曾經說過:“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已暗中標註了價碼”。你在健康上偷的懶,總有一天會以疾病的方式讓你受到懲罰。

健康是一個人最高的起跑線,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會歸零。你的健康,是對你家人的最好守護與承諾。

在科技信息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從各個渠道獲得保持健康的有效建議及方法。我們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訴諸行動的執行力。

所以,請從現在開始,重視你的健康,這也是為你及你的家人的未來預留一方晴空......

邱晨患癌提醒我們:健康,才是一個人最高的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